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
2
及答?/p>
一、名词解释(?/p>
10
道试题,?/p>
30
分。)
1.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p>
2.
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p>
“自发恢复?/p>
?/p>
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
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p>
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p>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p>
即对目标
条件刺激加强保持?/p>
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p>
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
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p>
4.
条件刺激的泛?/p>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p>
有机体对?/p>
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p>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p>
识别不精确?/p>
5.
效果?/p>
效果律的大意是: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p>
并且
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p>
如果伴随的是一
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p>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
归结起来就是?/p>
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p>
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p>
6.
强化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p>
过程或机制,
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
的发生可能性?/p>
7.
惩罚
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p>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
的可能性?/p>
8.
对象
-
对象期望
对象
-
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
预料?/p>
9.
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p>
模仿学习?/p>
观察学习也可以称?/p>
“替
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
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p>
10.
行为
-
结局期望
行为
-
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
成的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