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p>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参?/p>
1
、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p>
2
、岩浆岩:地壳或上地幔深处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构造运动的驱使下,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
凝而形成的岩石?/p>
3
、变质岩:地壳上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p>
而形成的岩石?/p>
4
、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石碎屑、玻屑、晶屑等沿构造裂隙上升,由火山通道喷出地表,而形成的?/p>
浆岩?/p>
5
、熔岩:火山喷发溢流出的熔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p>
6
、火山碎屑岩:火山爆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质从大气中降落下来而形成的岩石?/p>
7
、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将矿物划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p>
N8
?/p>
SiO
2
对岩浆岩矿物组合的影响:
1
)过饱和岩:
SiO
2
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外,?/p>
有游离的
SiO
2
结晶出来形成石英?/p>
2
?/p>
饱和岩:
SiO
2
与其
他元素结合形成各?/p>
硅酸盐矿物后没有剩余,不会出现石英;
3
)由?/p>
SiO
2
?/p>
量不足,会形成一?
SiO
2
不饱和的矿物,如橄榄石?/p>
9
、里斯曼指数:表示岩浆岩中全碱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间关系的指数?/p>
10
?/p>
岩浆岩的结构?/p>
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的结晶程度?/p>
自形程度?/p>
晶粒大小?/p>
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p>
11
、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p>
12
、按岩浆岩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将岩浆岩分为:全晶质结构(矿物晶体?/p>
、半?/p>
质结构(矿物晶体
+
玻璃质)
、玻璃质结构(玻璃质?/p>
?/p>
13
、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
特征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p>
基质
隐晶质或玻璃质,少数情况可为微粒?
?/p>
显晶质,粒度可为细粒、中粒甚至粗?/p>
斑晶
常是高温矿物,如高温石英、透长?/p>
低温稳定矿物
成因
斑晶早形成,基质晚形成,常见于浅?
岩和喷出岩中
斑晶和基质差不多同时形成,常见于浅成侵入岩和?/p>
分中深成侵入岩中
N14
、环带结构:与反应边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的矿物与反应生成的矿物同属一类矿物。环带结?/p>
在中性斜长石中最发育。中心部分呈偏基性,向边缘依次变为偏酸性称为正环带,反之称为反环带?/p>
15
、流动构造: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构造,包括流面构造和流线构造。多见于中酸性侵入岩中?/p>
16
、流纹构造:不同颜色、成分的条纹及雏晶、斑晶及拉长的气孔所表现出来的熔岩流动构造。多见于
酸性喷出岩中?/p>
17
、岩浆岩的产状:指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构造环境以及上升活?/p>
方式等?/p>
N18
、侵入岩产状:指侵入体产出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以及侵入时的构造环境等。可分为整合
侵入体产状和不整合侵入体产状两种类型?/p>
1
)整合侵入体产状:侵入体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p>
理或片理,是岩浆以其机械力沿层理或片理等空隙贯入形成。主要包括岩盆、岩盖、岩床、岩鞍四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