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
辛集市新城镇大李庄学?/p>
张娜
摘要?/p>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p>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
课程?/p>
我们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的教育要求,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
教学中,势在必行?/p>
在此过程中,如何在小学科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
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p>
本文从三个方面,
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如何进行优化整合,
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论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p>
可行?/p>
和可持续发展性。在最大限度上使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实现双赢?/p>
关键词:信息技术;开拓;切入点;探究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p>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p>
计算机?/p>
网络?/p>
多媒体等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p>
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p>
负着孩子的明天和未来?/p>
如何让孩子们适应社会?/p>
融入社会?/p>
从而改变社会,提高我们社会
的信息化进程,是我们作为当代教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p>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课程?/p>
我们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的教
育要求,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教学中,
势在必行?/p>
如果将两者有机整合势必会起到?/p>
半功倍的效果?/p>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通过心理实验证实?/p>
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p>
10%
,自己听到内容的
20%
,自己看到内容的
30%
,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p>
50%
,在交流过程
中自己所说内容的
70%
。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
言表达出来?/p>
这样知识的保持率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p>
科学课对孩子们来说具有一?/p>
的神秘感,学生对科学知识本来就十分感兴趣,如果再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进行完美整合,
通过图?/p>
文?/p>
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p>
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p>
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形成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p>
在科学课
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得使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我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p>
一、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使整合更加丰盈?/p>
现行的小学科学课本,
受地域或时间限制?/p>
好多内容是孩子们无法亲历和感受的?/p>
和孩
子们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例如:五年级的《岩石》一课,受地域影响,我们生活在平原地
区,根本无法看到山,更不要说观察岩石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了?/p>
还有六年级的《地球绕着
太阳转?/p>
,孩子们很难想象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四季的成因。除此之外还有《恐龙》等
等,这些年代久远的想让孩子们理解就更加困难了。而充分开发?/p>
利用现有资源?/p>
将信息技
术与科学课程有机整合后,这些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便都会迎刃而解?/p>
在讲授《岩石》一课时,我让孩子们通过视频,观察山脉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过程,?/p>
们是如何经历风吹雨打以及炎热冰冻?/p>
还有各种生物给岩石带来的影响?/p>
从而让孩子们在?/p>
时间内亲历岩石千年变化的过程,经过讨论自然而然的分析出了影响岩石变化的原因?/p>
在讲
《地球绕着太阳转?/p>
一课时?/p>
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孩子们呈现出一幅活生生?/p>
天体运行的画面,地球如何经历春、夏、秋、冬,地球如何自传、绕太阳公转,让孩子们从
不同的角度观察天体的运行,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们观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变化,
并分析出由于地轴的倾斜?/p>
所以在地球上就有了四季的变化?/p>
本课结束后,
我鼓励孩子们?/p>
小组为单位从书籍?/p>
网络等媒体中寻求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天体的知识,
并将自己了解到的?/p>
识制作成卡片?/p>
进行分类汇总,
最后全班交流,从而使知识得到互补?/p>
拓宽孩子们知识面?/p>
同时,孩子们研究科学的兴趣也异常高涨?/p>
其实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是科学探究的终止,
而恰恰是孩子们亲历科学的开始,
因此?/p>
非常注意知识的拓展,
让孩子的兴趣从课上延续到课下?/p>
布置课下科学探究任务?/p>
从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