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
3.2
建筑退?/p>
?/p>
3.2.1
?/p>
沿用地红线和沿规划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以及市政线路(管线)等红线或保护带?/p>
建筑物,除退让界外现状建筑物距离满足?/p>
3.1.2
?/p>
3.1.7
条规定外,退界距离应同时满足?/p>
3.2.2
?/p>
3.2.5
条的规定?/p>
?/p>
3.2.2
?/p>
若拟建建筑对界外空地(规划为住宅、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教学楼等有?/p>
照要求的建筑)有日照影响,其不符合日照要求的阴影在界外的影响距离(用地界至不符合日照要求的阴
影范围的边缘线)不应大于
10.0
米?/p>
?/p>
3.2.3
?/p>
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按?/p>
3.2.3
及下列规定控?/p>
:
1
?/p>
建筑高度大于
24.0
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根据其性质核定?/p>
最小后退距离?/p>
15.0
米;
2
.地下建(构)筑物外墙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不小于
3.0
米;
3
.高层建筑裙房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按多层非居住建筑的后退规定执行?/p>
4
.中高层住宅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按高层居住建筑的后退规定执行?/p>
?/p>
3.2.3
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的最小距?/p>
建筑类型
建筑朝向
建筑高度的倍数
最小距离(米)
居住建筑?/p>
?/p>
3.1.2
条涉及的文教卫生
建筑
多、低层长?/p>
0.5(
中心城三环路?/p>
)
0.6(
中心城三环路?/p>
)
6.0
多、低层山?/p>
无倍数控制
4.0
高层主要朝向
α?/p>
30
°
0.3
13.0
30
°<α≤
60
°
0.24
高层次要朝向
0.2
9.0
非居住建?/p>
多层长边
0.5
6.0
多层山墙
无倍数控制
4.0
高层主要朝向
α?/p>
30
°
0.2
13.0
30
°<α≤
60
°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