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0281]
《教学论?/p>
第一次作?/p>
1.
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p>
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p>
2.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
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p>
3.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
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
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p>
4.
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p>
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
表现性评价?/p>
5
、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p>
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p>
6.
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p>
7
、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p>
一种教学方式?/p>
8
、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p>
9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
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p>
10
、区分度
:
又叫试题的鉴别力
,
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p>
11
、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
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12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
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p>
13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
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
"
教什么”和
"
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p>
14
、活动课程:又称
"
经验课程”?/p>
"
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
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