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上做文章,合理避税
60
法:
在日常税务处理中,纳税人在会计处理上利用多种手法,减少上缴税收;合理规避偷逃国家税收的嫌疑。其
手段随经营方式、结算方式的不同,使会计处理方法各异,现择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各类手段、手法录于此
文,供广大工作者参考?/p>
一、销售收入方面(销项税额)
(一)发出商品,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时记销售收入,而是以收到货款为实现销售的依据。其表现
为发出商品时,仓库保管员记帐,会计不记帐?/p>
(二)原材料转让、不记“其它业务收入?/p>
,而是记“营业外收入?/p>
,或者直接掉“应付帐款?/p>
,不计提“销?/p>
税额?/p>
?/p>
(三)以“预收帐款”方式销售货物,产品(商品)发出时不按时转记销售收入,长期挂帐,造成进项税额
大于销项税?/p>
(四)制造大型设备的工业企业则把质保金长期挂帐不转记销售收入?/p>
(五)价外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如:托收承付违约金,大部分企业收到违约金后,增加银
行存款冲减财务费用?/p>
(六)三包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产品“三包”收入是指厂家除向定点维修点支付费用外,还有按一定比?/p>
支付家“三包费用?/p>
(含配件?/p>
,保修点及商家挂帐不记收入,配件相当一部分都记入“代保管商品?/p>
?/p>
(七)废品、边角料收入不记帐。主要是工业企业的金属边角料、铁肖、铜肖、铝肖、残次品、已利用过的
包装、液体等。这些收入多为现金收入,是个体经营者收购。纳税人将这些收入存入私人帐户,少数应用?/p>
职工福利上,如:食堂补助,极个别用于上缴管理费,多数用在吃喝玩乐和送礼上?/p>
(八)返利销售。市场经济下的营销方式多变,返利销售是厂家为占领市场,对商家经营本厂产品低于市?/p>
价格的利益补?/p>
,
是新产品占领市场的有效手?/p>
,
是市场营销策略的组成部?/p>
.
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
一是商家销售厂家一定数量的产品
,
并按时付完货?/p>
,
厂家按一定比例返还现金?/p>
二是返还实物、产品、或者配件?/p>
商家接到这些现金、实物后,现金不入帐也不作价外收入,更不作“进项税额转出?/p>
,形成帐外经?/p>
一、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p>
,具体原始凭证处理的程序如下?/p>
1
、处理有关现金的原始凭证
2
、处理有关银行存款的原始凭证
3
、汇总现金银行存款借贷是否与“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报告”的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一?/p>
4
、处理有关应收(销售发票)
、应付(购入发票)的凭证和其他非现金凭证(如:银行承兑汇票等?/p>
5
、处理有关需要自制的原始凭证
5.1
、摊销当月费用(根据上月凭证或账薄记录填制?/p>
5.2
、预提当月费用(同上?/p>
5.3
、计提当月折旧费(同上)
5.4
、结转当月领用的原材?/p>
(
根据当月的仓库领料单及材料汇总表
\
加权平均单价——车间统计编?/p>
)
5.5
、分配应付工资(根据应付工资借方的发生额按部门划分转出)
5.6
、计提福利费(根据应付工资计提或计税工资计提?/p>
5.7
、结转制造费用(将当月的制造费用发生额转入生产成本?/p>
5.8
、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根据产成品成本计算表——会计编制)
5.9
?/p>
结转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
(根据产成品账编?/p>
“产成品销售成本报表?/p>
——会计编制)
注:
当月若有
“其
他业务收入?/p>
(如销售原材料、外购商品等?/p>
,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要结转“其他业务支出?/p>
5.10
、转出未交增值税(销
-
进项
-
上月留抵
-
已交税金?/p>
5.11
、计提其他税?/p>
5.12
、计提当月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报表或当月工资表?/p>
二、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簿
三、根据记账凭证编?/p>
T
型账
注:
“二、三”步骤可串插于“步骤一”中进行,即可边做记账凭证,边登账簿?/p>
T
型账
四、编制报表前进行“对账?/p>
(明细账与总账、总账与科目汇总表)的练习
五、根据?/p>
T
”型账编制科目汇总表
六、根据上月的资产负责表、损益表、本月的科目汇总表编制“试算平衡表?/p>
七、根据“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