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小卷
(
十三
)
第十三单?/p>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
时间
/ 45
分钟
分?/p>
/ 100
?/p>
一、选择?/p>
(
本大题共
12
小题
,
每小?/p>
4
?/p>
,
?/p>
48
?/p>
)
1.
西周?/p>
,
周公“制礼作乐?/p>
,
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
,
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时期礼乐?/p>
步崩?/p>
,
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
,
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这表明
(
)
A.
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B.
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
C.
礼乐制度得到完全传承
D.
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
2.
商鞅师承儒家
,
却转行法家之?/p>
,
他在
《商君书
·
画策?/p>
中说
:
“仁者能仁于?/p>
,
而不能使人仁
,
义者能?/p>
于人
,
而不能使人爱
,
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这说明当时
(
)
A.
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
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C.
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p>
D.
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3.
[
2018
·
山东枣庄模拟
]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p>
,
谓之?/p>
;
小者谓之灾?/p>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p>
灾?/p>
,
天之谴也
;
异?/p>
,
天之威也。谴之而不?/p>
,
乃畏之以威。”汉代出现的这一思想
(
)
A.
维护了君主统?/p>
B.
解决了王国问?/p>
C.
背离了儒家思想
D.
完善了监察制?/p>
4.
东汉初年
,
儒家内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渐加深
,
各派对儒家经典的解说分歧严重。东
汉章帝时
,
各地名儒齐集洛阳白虎?/p>
,
讨论五经异同
,
皇帝亲自参加决断
,
并颁布了官方典籍
《白虎通义?/p>
?/p>
这表?/p>
(
)
A.
古文经学比今文经学的解释更权?/p>
B.
《白虎通义》是国家统治思想的理论表?/p>
C.
汉章帝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D.
白虎观会议消除了儒家学派门户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