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期末考试资料整理
一
名词解释
1.
高语境:指的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运用的一些非语言要素本身的交际手段所形成的一
个语境,比如眼神,语气等等。说话人的语义送达不直接,比较含蓄,不明朗。主要指
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的交流语境?/p>
例如对高语境的交际者而言
,
合同可以被看成是双方
关系发展的框架,
中国人认为如果关系好
,
人们可以合作调整以适应出现的新情形
,
?/p>
竟合同只是字?/p>
,
真正重要的是关系?/p>
2.
低语境:
指的是说话双方依赖于语言本身进行交际?/p>
语言清晰明朗?/p>
说话方式比较直接?
主要是指美国?/p>
瑞士?/p>
欧洲等等?/p>
例如对低语境的交际者而言
,
合同是双方按约定方式
履行的不能更改的承诺
,
双方按约定的方式获利?/p>
美国人总是想在合同中包含所有能?/p>
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语言?/p>
3.
副语言?/p>
也叫身态语言?/p>
是指除语言以外的面部表情?/p>
手势动作?/p>
身体姿态等表达手段?
这些表达手段也叫副语言表情手段?/p>
副语言表情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对语言表达起到补充?/p>
辅助、强化的作用。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
、视觉的(表
情、体态等;图表、公式等;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符号、标识语言;其
他视觉符号)
、触觉的(盲文等)三类?/p>
4.
形合语言:所谓形就是形式,形合即形式的合拍;形合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
段和形态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衔接。如中国的古诗词?/p>
5.
意合语言:意即意义,意合即追求意义的整合;意合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
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词或句子的连接。如英文?/p>
6.
耻感文化:本尼迪克特认为所谓的耻感文化指的是“公认的道德标准借助于外部强制力
来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p>
?/p>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p>
1
强调外在的约束力
(社会群体的
压力?/p>
。○
2
耻感文化中的个人
,
其所作所为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社会的评价?/p>
3
强烈的心
理反应。耻感文化具有“他律”的特征。中国文化某种程度上就是耻感文化?/p>
7.
罪感文化:本尼迪克特认为罪感文化就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
,
并且依靠其发?
人的良心的社会?/p>
”在罪感文化?/p>
,
人一旦觉察到自己违背了“绝对的道德标准?/p>
,
便会
产生一种深重的罪恶?/p>
,
“在这种情况?/p>
,
即使恶行不被人发?/p>
,
自己也会受到罪恶?/p>
?/p>
,
尽管这种罪恶可以通过忏悔来得到解脱?/p>
”这就说?/p>
,
在“罪感文化”中
,
引导人们
向善的是一种来自人的心灵深处的自发和自主的力量。罪感文化具有普遍性、自律性和
私密性。西方文化?/p>
8.
跨文化想象:?
1
我们面对陌生的,非实体性接触的对象往往是一个不能够完全实体性了
解的对象:他国的民族特性或者文化特征。○
2
我们受到的对相异文化主体想象的刺激?/p>
偶然的,但这种力量往往具有持续性。○
3
我们对他国的想象很可能形成某种认知上的偏
见?/p>
?/p>
简?/p>
1.
性别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作?/p>
?
1
性别是在社会话语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融合因素。一般来说跨?/p>
化交际中的性别要素主要包含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中?/p>
?/p>
2
语言交际中的性别差异?/p>
?/p>
1
?/p>
感叹词?/p>
感叹词一般不构成句子的一个语法成分,
却富
于表现力,是专门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与情绪的,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这类词语。?/p>
男性话语中常出现的是不满的语气词,有时还穿插诅咒和骂人的话,如
:
“老子的?/p>
“哼
?/p>
“呸”等?/p>
?/p>
2
)程度副词。在汉语中,女性比男性更多使用诸如“好
xxx
?/p>
等语气副?/p>
来强化语气,已经有相关的语料调查数据证明,女性比男性更善于用一些包含强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