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包豪?/p>
作者:何阳
来源:《西部论丛?/p>
2018
年第
11
?/p>
摘要:本文试图从文化认同、历史差异等方面找到中德两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相似之处?/p>
从而阐释为什么在我国现代设计教育改革伊始选择包豪斯作为我国设计教育改革的范本?/p>
关键词:包豪?/p>
设计教育
文化传统
一、包豪斯设计教育的诞?/p>
18
世纪
60
年代,在英国爆发了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
这股浪潮迅速席卷欧洲大陆。机械的引进致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机器取代了手工生
产,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日渐繁荣,?/p>
19
世纪
70
年代,以内燃机的发明?/p>
推广、电力的广泛使用为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将人类带领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机器生产?/p>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迅速普及带来生产效率成倍增长、生产成本快速下降、社会空前繁荣的
美好景象。机器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降临,不仅宣示着极具创造性的传统手工行业正在走向?/p>
亡,也预示着
?/p>
工业革命带来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引起的产品粗制滥造和审美标准的失?/p>
?/p>
。基?/p>
这样的文化背景,
19
世纪末英国人莫里斯发起的
?/p>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p>
,试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
艺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联系,来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发展道路,消除工业生产所?/p>
成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弊端?/p>
1900
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也兴起了
?/p>
主张艺术
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
?/p>
?/p>
?/p>
新艺术运?/p>
?/p>
。由于缺乏对工业社会到来的预见?/p>
和前瞻性,两次运动都错误地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同时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
进步性,使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生产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矛盾。而德国建筑师高弗?/p>
·
森帕
和英国人亨利
·
科尔则意识到,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逆转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生产产品技?/p>
与艺术的矛盾,只有兴办教育,而这种教育模式应当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p>
它培养出来的应该?/p>
?/p>
在基本工作方法上训练有素,对形式设计与机器设计的元素及其构成?/p>
则都了如指掌
?/p>
的设计师。这种办学理念在包豪斯得到了实践,并发展成一种工业时代的设计
理论和办学思想?/p>
德国制造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促进产品艺术设计的中心,在德国现代艺术?/p>
计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目的是协调艺术、工艺、工业和贸易诸多关系,从而改善德
国产品的质量。它提出?/p>
?/p>
艺术、工业、手工艺的有机结?/p>
?/p>
,明确指?/p>
?/p>
机械与手工艺的矛?/p>
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来解?/p>
?/p>
。以时任制造联盟主要成员的沃尔?/p>
·
格罗皮乌斯为首的教育改革?/p>
力求把艺术设计和工业生产结合起来,提出:一切艺术教育都应该以工艺训练为基础;美术和
工艺技巧、建筑以及工程门类应同等对待。格罗皮乌斯特立独行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使他后来终
于成?/p>
?/p>
包豪?/p>
?/p>
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