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
?/p>
概述
一、数据长度为
100
字节时,传输效率
=100/
?/p>
100+20+20+18
?/p>
=63.3%
数据长度?/p>
1000
字节时,传输效率
=1000/
?/p>
1000+20+20+18
?/p>
=94.5%
二、因为分层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问题,使复杂程度下降?/p>
灵活性好:只要上下接口不变,内部可作任意修改,亦可跳层?/p>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p>
易于实现和维护: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p>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通用性好?/p>
生活实例:与分层相关即可
.
三、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p>
?/p>
?/p>
?/p>
1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p>
?/p>
2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p>
?/p>
3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p>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p>
在协议的控制下,
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
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p>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
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p>
2
、协议是
?/p>
水平?/p>
?/p>
,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p>
?/p>
垂直?/p>
?/p>
,即
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
令,这些命令?/p>
OSI
中称为服务原语?/p>
四、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p>
OS
I
七层模型?/p>
TCP/IP
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见下图所示:
各层的主要功能:
?/p>
1
)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p>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p>
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
,
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
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p>
?/p>
2
)运输层
运输层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p>
因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p>
即面向连?/p>
的传输控制协?/p>
TCP
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p>
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p>
无连接服务则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p>
?/p>
3
)网络层
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逻辑通信?/p>
网络层主要任务即
?/p>
选路
—?/p>
转发
?/p>
?/p>
负责为分?/p>
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p>
?/p>
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在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