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p>
提高物理课堂有效?/p>
作者:叶美?/p>
来源:《中学物?/p>
·
高中?/p>
2015
年第
11
?/p>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p>
?/p>
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p>
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p>
.
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p>
.?/p>
由此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真正做到以
学定教,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p>
.
如果教师的预设不在学生的起点上,致使出现一些过易或?/p>
难的问题及设计,过易,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过难,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动力,致使教学就
会陷入低效状?/p>
.
1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的意?/p>
1.1
原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同化固定?/p>
学习的新内容中,可能与学生已学的,或在脑海中原有知识之间有很高的相似度,这样?/p>
们可以把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学习的同化固定点,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显得很轻
松,使得课堂的学习效率提?/p>
.
故我们要应充分了解和挖掘那些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的?/p>
识和经验,把它作为新知识学习的起点,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功能相似、过程相似、方法相?/p>
和关系相似等,从最熟悉的背景出发,从学生最容易理解的角度入?/p>
.
案例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p>
原有经验
1
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重力要做功,而高度变化对应着重力势能的变化,?/p>
认识重力势能不应脱离对重力做功的研究
.
新知?/p>
1
如图
1
所示,弹簧被压缩或被拉长,就具有了弹性势?/p>
.
而压缩或拉长的过?/p>
中,弹力在做?/p>
.
故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以从研究弹簧的弹力做功开?/p>
.
原有经验
2
想要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由于速度在变,把整个运动划分成很多小
段,每一小段速度的变化都很小,可以近似地用任意一个时刻的速度与这个小段时间相乘得?/p>
这小段位移的近似值,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的近似值相?/p>
.
当各小段分得非常小时,得到的就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p>
.
新知?/p>
2
如图
2
,计算弹簧从
A
拉到
B
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由于拉力大小在变,可以把整
段位移分成很多小段,在各小段上拉力可以近似认为是不变的,那么在各小段上拉力做的功?/p>
是恒力乘以小段位移,然后把各小段内的做功相加
.
当各小段分的非常小时,得到的和就是从
A
?/p>
B
的功?/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