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学复兴的机遇、挑战和趋势
——?/p>
微生物学
?/p>
教材编后随笔
沈萍
陈向?/p>
?/p>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
我国第一部全彩色新版
?/p>
微生物学
?/p>
教材已在
2009
?/p>
8
月份由高等教育出?/p>
社出版,
该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力求做到与国际同类先进教材接轨?/p>
该书的字字句
句都包含着每位编者对微生物学的深情和热爱?/p>
渗透着?/p>
(她?/p>
们的汗水和和?/p>
劳。作为主编,我们为有这样的同行和朋友,有如此团结、长期合作的团队而感
到骄傲,
为我们共同为我国微生物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感到欣慰?/p>
?/p>
2000
年以来的
9
年间,我们这个团队连续编写出版了三本在全国颇具影响的
?/p>
?/p>
生物?/p>
?/p>
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促使我们去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关注微生?/p>
学的进展,特别是
2009
年这本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更激起了我们对微生学的未
来和发展趋势的关注,
除了教材上已有的相关内容外,
我们在这里,
将进一步浅
述在当前形势下,微生物学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趋势,以飨读者?/p>
微生物学的发展曾经历了二个辉煌的黄金时代,即:从
19
世纪中期?/p>
20
世纪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和?/p>
20
世纪
40
年代?/p>
70
年代末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其后走入低谷。但?/p>
20
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p>
PCR
技术?/p>
高分率荧光显微镜及其它物理化学理论和技术等的应用,
使微生物学的?/p>
究取得一系突破性进展,
揭示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生命现象?/p>
从微?/p>
(细胞结构和
功能、基因和基因组、生物大分子)到宏观(微生物生态,环境微生物学)研?/p>
微生物获得的成果?/p>
开始或正在改变许多传统的概念和观点?/p>
微生物学家开始从
传统的实验室纯培养物的研究走向自然环境,
研究自然环境
(包括浩瀚海洋海?/p>
黑烟囱和沉积物以及其它极端环境)
中微生物的生理?/p>
遗传及其群体间的相互?/p>
用,
使人们对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p>
巨大的生物量及其对整个地球物质循环重?/p>
性的理解翻开了新的一页?/p>
微生物学己走出其低谷?/p>
开始进入它的第三个黄金?/p>
代?/p>
一、历史上微生物学发展的二个黄金时?/p>
历史上,微生物学的发展曾经历了二个黄金时?/p>
?/p>
1-3
?/p>
,虽然具体的年代?/p>
分有所差异,但其内容和观点却趋向一致?/p>
第一个黄金时代是?/p>
19
世纪中期?/p>
20
世纪初(?/p>
1857-1914
?/p>
,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