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p>
作者:?/p>
?/p>
颜世?/p>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p>
2009
年第
04
?/p>
【摘
要?/p>
公民参与程度是衡量社会民主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由于政府和公民对公民
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认识存在误区,公民组织发育不成熟,制度化的缺失,使得当前我国的?/p>
民参于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严重不足。这就要求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公民参
与的有效途径,完善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p>
以实现公民参与的广度与深度?/p>
【关键词?/p>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扩大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十七大报告里的明确?/p>
求。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体现在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权利,而且要落实在具体的权利使用上。公
民要参与到行政管理活动中,特别是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p>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p>
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政策公共性的重要体现
?/p>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
?/p>
,在这个价值调整过程中,涉及到每位公民
的利益,所以政府政策的公共性体现为政府的政策为公共服务的程度或者说是政府符合公共利
益的程度。[
1
]然而我国政府政策的公共性往往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习惯于关起
门来制定政策,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制定的政策往往于公共需要相差甚远,体现为政策落
后,政策缺失,政策覆盖面不全等。第二,政府内部存在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利益。部门利益的
博弈影响了政策的公共性,权力和政策有可能成为部门维护或者获取利益的工具,造成对公?/p>
利益的侵蚀。第三,市场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形成了多个层次的利益主体,在利益表达机制
里分为强势群体、中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利益表达过程中,由于不同群体所占有的社会资?/p>
上的差异,导致了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平等,往往会使政府的决策发生扭曲。[
2
]强势群体利
用自身优势如社会关系、资金、教育素质等积极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拥有?/p>
大的空间,挤压或者遮盖了其他群体正常的利益表达。而其他群体在社会舆论和话语权等方?/p>
逊色于强势群体,他们的利益没有被充分的讨论和考虑?/p>
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