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作者:?/p>
?/p>
来源:《教书育?/p>
·
高教论坛?/p>
2010
年第
03
?/p>
目前
,
我国大学生整体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发?/p>
,
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有?/p>
:
其一
,
相当一
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
其二
,
多数大学生不能够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校是
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时?/p>
,
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因?/p>
,
本文通过分析与当?/p>
大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的各种因素
,
意在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p>
,
养成良好
的锻炼习?/p>
,
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参考?/p>
一、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p>
1.
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p>
M·
谢里夫认?/p>
,?/p>
态度是生物有机体对于对象和现象发生反应的准备状?/p>
,
使个体的反应?/p>
有选择性、方向性以及一定的持续?/p>
?/p>
。可?/p>
,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象三个因素构?/p>
的、个人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
,
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p>
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p>
从理论上?/p>
,
态度三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然?/p>
,
在现实中
,
三者之间往往不能很好地协?/p>
一致。此?/p>
,
三种成分的关联程度也不尽相同。大量研究结果表?/p>
,
情感和意象的相关程度高于
认知与情感、认知与意象的相关程?/p>
,
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更高?/p>
,
与其他两种成分之间的?/p>
互影响也较小。一般认?/p>
,
一个人的态度与其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p>
,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
么样的行为。但?/p>
,
也有一些研究证?/p>
,
在有些情况下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大学生体育
态度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是一个经过长期孕育的过程
,
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但
是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呢
?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产生来源于体育需
要和体育动机
,
而体育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需要的迫切程度又源于大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和认?/p>
,
?/p>
及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象
,
即所持的体育态度。不同的?/p>
,
其体育态度的结构成分及功能有所
不同
;
在体育态度形成过程的不同阶?/p>
,
态度三成分所产生的行为动力作用也不同
,
并且三者之?/p>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刘一民、孙庆祝等分别统计分析了被调查大学生每周参加?/p>
育活动的次数及相应的体育态度得分
,
结果表明
,
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
性。大学生个体体育态度的形成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两种外界因素影响下
,
经过?/p>
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p>
,
不同的体育态度所产生的体育锻炼行
为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