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p>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
感悟作者意图?/p>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p>
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p>
过程与方法:
1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p>
2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p>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
1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p>
2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p>
●重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学习作者的
坚强?/p>
●难点:探寻作者写作意旨?/p>
●教学方?/p>
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
?/p>
课时安排?/p>
2-3
课时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史铁生(
1951
?/p>
1
?/p>
4
日?/p>
2010
?/p>
12
?/p>
31
日)
?/p>
1951
年出生于北京?/p>
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p>
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p>
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p>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p>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p>
业余在写作”?/p>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p>
2002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p>
就奖?/p>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p>
会委员?/p>
2010
?/p>
12
?/p>
31
日凌?/p>
3
?/p>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p>
根据其生前遗愿,
他的脊椎?/p>
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p>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p>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
多部作品被译为日?/p>
英?/p>
法?/p>
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p>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p>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p>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
在自
己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
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p>
他体验到的是?/p>
命的苦难?/p>
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p>
他睿智的言辞,
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p>
内心?/p>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p>
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p>
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p>
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
坚定地与未明?/p>
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p>
(华语文?/p>
传媒大奖
2002
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2
、文章概述:
《秋天的怀念?/p>
?/p>
短篇散文?/p>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p>
选自
《史铁生散文自选集?/p>
?/p>
《秋
天的怀念?/p>
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p>
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对母亲无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