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教材分?/p>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厘米和米?/p>
学生初步具有?/p>
1
厘米?/p>
1
米的概念?/p>
能够?/p>
用这两个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长度,会用米尺或学生尺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是,
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相当短,其长度达不?/p>
1
厘米那么长;有些路程实在长,
?/p>
米为单位计量其长度十分麻烦?/p>
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p>
?/p>
实上,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长度单位,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毫米、厘米?/p>
分米、米和千米?/p>
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考虑?/p>
他们往往会接触比
1
厘米短的长度,需要认识毫米。他们认识千米以及计量很长的长度,困难会?/p>
较大。所以,本单元只安排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教学?/p>
全单元编排四?/p>
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
1
分米的有关知识例
2
毫米?/p>
用毫米为单位测量长度?/p>
3
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毫米为单位,
把厘米为?/p>
位的长度改写成分米为单位练习五?/p>
涵盖全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从上表可以看到,前两道例题教学新的长度单
位,后第三道例题是不同长度单位的换算?/p>
改变长度单位?/p>
能沟通长度单位之?/p>
的联系?/p>
它们之间不仅有着进率的关系,
而且以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可以改变?/p>
另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这就增加了选择适当单位表示长度的灵活性?/p>
1.
认识分米和毫米,既联系厘米和米的概念,又丰富对厘米和米的体验?/p>
有次序地排列常用的长度单位,
分米介于厘米和米之间?/p>
1
分米?/p>
1
厘米长?/p>
?/p>
1
米短,而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所以,先教学分米,后教学毫米是?/p>
较自然的编排?/p>
学生在认识分米时?/p>
必然会联系厘米和米。所以说,没有厘米和米的概念?/p>
基础,不容易认识分米。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体验厘米和米。同
样,
学生认识毫米要以厘米为基础?/p>
建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联系?/p>
既认识了毫米?/p>
也强化了厘米的概念?/p>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点在于知?/p>
1
分米?/p>
1
毫米的实际长度。学生感
知长度,单凭介绍、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才能获
得对分米和毫米的正确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p>
1
和例
2
设计了许多学生的操作活动?/p>
?/p>
1
?/p>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引出新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对新单位有鲜明的
第一印象?/p>
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时,第一印象往往比较深刻、牢固,甚至终身不忘。教?/p>
长度单位,首先要引出单位?/p>
并使学生感到需要这些单位?/p>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p>
知识背景引出分米和毫米,
力求使他们对这两个长度单位有比较清晰的?/p>
深刻?/p>
第一印象?/p>
在教学分米时,教材呈现了一个长大约
20
厘米、宽大约
10
厘米的文具盒?/p>
然后告诉学生?/p>
?/p>
10
厘米?/p>
1
分米?/p>
20
厘米?/p>
2
分米?/p>
”由此,学生会对分米?/p>
生第一印象?/p>
文具盒的长和宽不仅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p>
还可以用分米作单
位表示,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这个印象,既是学生对分米的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