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论文财务会计目标论文:关于会计目标定位的分析
?/p>
要: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p>
,
既是连接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的关键,也是构建会?/p>
系统的向导。本文通过对会计目标定位的两种方法——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分析,从而确立符?/p>
我国现实经济环境的会计目标?/p>
关键词: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p>
决策有用?/p>
市场环境
1
会计目标概念
1.1
会计目标的概念及其构?/p>
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的运行必须服从系统的目标,再按目?/p>
展示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因此会计目标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会计系统运行起导向作用?/p>
从本质上看,
“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会计实践所期望达到的结果?/p>
。会
计目标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主观要求与会计客观世界的结合点?/p>
既是人们在对会计本质认识的基础?/p>
,
以主
观要求的形式提出来的、客观存在的范畴,又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征
1.2
会计目标的构?/p>
从会计目标的构成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会计目标的主体,客体及其实现方式。其中,会计目标
的主体包括它主要包括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两个方面?/p>
会计目标的客体主?/p>
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这一问题。因此,具备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的会计
信息构成了会计目标的客体?/p>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提供会?/p>
信息的方式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搜寻信息的成本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p>
2
两种会计目标定位方法
会计目标并非一成不变,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迄今为止,会计学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
形成了两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p>
2.1
受托责任观的起源,特点及局限?/p>
受托责任学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是在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发展而成的。受托责?/p>
观认?/p>
,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在受托责任观下,投
资人更关注资本保值、增值以及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信息信息侧重历史的、已发生的信息,
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资产计价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主要着眼于过去?/p>
特别强调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而主要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计量?/p>
然而由于过
分强调客观性,而忽视相关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受托责任下的弊端?/p>
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诸如企业破产,清算,重组等问题。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
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p>
,
会计人员容易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p>
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