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p>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每首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p>
过程与方法:
1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熟练背诵默写诗词?/p>
2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词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词的意境?/p>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
通过诵读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的感情?/p>
教学重点
1
.了解每首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p>
2
.初步鉴赏品味诗词的美点?/p>
教学难点?/p>
把握诗词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词的意境?/p>
教法学法?/p>
诵读法,名句品味法?/p>
教学课时?/p>
2
课时
教学过程?/p>
第一课时
一、学习《咸阳城东楼?/p>
作者简?/p>
许浑
(
?/p>
791~
?/p>
858)
,字用晦
(
一作仲?/p>
)
,唐代诗人,润州丹阳
(
今江苏丹?/p>
)
人。晚?/p>
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
;
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p>
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p>
"
许浑千首诗,
杜甫一生愁
"
评价之?/p>
成年后移家京?/p>
(
今江苏镇?/p>
)
丁卯涧,
以丁卯名其诗集,
后人因称
"
许丁?/p>
"
。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p>
?/p>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
849
)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p>
处于风雨飘摇之际?/p>
政治非常腐败?/p>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p>
一个秋天的傍晚?/p>
诗人登上咸阳?/p>
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p>
朗读诗词
咸阳城东?/p>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p>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p>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p>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p>
翻译诗句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p>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p>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p>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p>
赏析诗词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p>
此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p>
“蒹葭?/p>
,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
心绪?/p>
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
向南望去?/p>
远处烟笼蒹葭?/p>
雾罩杨柳?/p>
很像长江中的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