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p>
主讲?/p>
尽管语文教师都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
(
?/p>
)
语文”,?/p>
是不可否认,
“教课文”却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去年台?/p>
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在内地执教《太阳》一课。前者教
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后者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p>
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赵老师事后不无
感慨地说?/p>
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讲课文?/p>
他认为语文课不应该讲?/p>
文,
而是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p>
这番话其实道出了大陆和台湾两?/p>
教师在语文教育观方面的差异?/p>
我国现代语文?/p>
“讲课文?/p>
为主的课程形态是在传统读经教育的
基础上嬗变而来。上世纪初语文课程从读经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设
科,其课程属性非常明确,当归属于“学语言”的课程。叶圣陶说:
“国文是语文学科?/p>
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p>
虽然国文教学?/p>
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
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尽管现代语文课程在属性上与传
统读经教育有明显的改变,
但是延续千百年的以解读文本内容为主要
目标的课程形态却顽强地保留下来?/p>
这种课程形态最显著的特点就?/p>
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文教化功能?/p>
但显然不利于学生母语学习和语
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客观上很容易造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旁落?/p>
一、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