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p>
思考题
1
?/p>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
答:
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p>
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
生有导热?/p>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
换热时不仅有?/p>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p>
2
?/p>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p>
答:
?/p>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
?/p>
?/p>
,其中,
q
-热流密度;
?/p>
-导热系数;
dx
dt
-沿
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p>
?/p>
牛顿冷却公式?/p>
)
(
f
w
t
t
h
q
?/p>
?/p>
,其中,
q
-热流密度;
h
-表面传热系数;
w
t
-固体表面温度;
f
t
-流体的温度?/p>
?/p>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4
T
q
?/p>
?/p>
,其中,
q
-热流密度;
?/p>
-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
T
-辐
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p>
3
?/p>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
?/p>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p>
W/(m.K)
;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p>
W/(m
2
.K)
;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p>
W/(m
2
.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p>
4
?/p>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
个环节来计算
(过程是稳态的?/p>
?/p>
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
并说它是
“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p>
?/p>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p>
答:
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
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p>
5
?/p>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p>
答:
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p>
,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p>
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p>
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p>
6
?/p>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原因?/p>
答:
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
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p>
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p>
7
?/p>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量
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p>
答:
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
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
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p>
8.
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p>
A
?/p>
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
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p>
?/p>
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p>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p>
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p>
能量平衡分析
1-1
夏天的早晨,一个大学生离开宿舍时的温度?/p>
20
℃。他希望晚上回到房间时的温度能够低一些,于是?/p>
上离开时紧闭门窗,并打开了一个功率为
15W
的电风扇,该房间的长、宽、高分别?/p>
5m
?/p>
3m
?/p>
2.5m
。如?/p>
该大学生
10h
以后回来,试估算房间的平均温度是多少?/p>
解:
因关闭门窗户后,相当于隔绝了房间内外的热交换,但是电风扇要在房间内做工产生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