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春八中
2017
?/p>
10
月高三年级阶段验收考试考前热身
语文试题
?/p>
?/p>
人:王瑞
审题人:李婧
考试时间?/p>
120
分钟
?/p>
值:
150
?/p>
注意事项?/p>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码区域内?/p>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用
2B
铅笔涂卡,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
答题卡上规定位置?/p>
3
?/p>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p>
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p>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p>
刮纸刀?/p>
?/p>
I
?/p>
阅读题(?/p>
70
分)
?/p>
现代文阅?/p>
一、现代文阅读?/p>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p>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p>
3
题?/p>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p>
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p>
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p>
‚琴者,
情也?/p>
?/p>
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p>
登高远游?/p>
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p>
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
时期的伯牙和子期?/p>
《高山?/p>
《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
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
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p>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p>
‚和雅?/p>
‚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p>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p>
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
有情?/p>
自弄还自罢,
亦不要人听?/p>
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p>
相反?/p>
人们也常?/p>
‚对牛弹琴?/p>
?/p>
‚焚
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p>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p>
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p>
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
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