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资源的概?/p>
?/p>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p>
?/p>
资源:自然物?/p>
+
人类的劳动(有形、无形、人的体力和智力?/p>
?/p>
?/p>
所以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p>
?/p>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
素的总和?/p>
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关系
?/p>
自然资源是文化资源得以形成的基础
?/p>
自然资源是文化资源的审美对象
?/p>
花鸟虫鱼、观赏石、山水画
?/p>
?/p>
智者乐山,仁者乐?/p>
?/p>
?/p>
?/p>
知者动
,
仁者静?/p>
知者乐
,
仁者寿
?/p>
?/p>
?/p>
文化资源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p>
2.1
文化资源的内?/p>
?/p>
文化内涵的争?/p>
?/p>
观点之一:有形无形说
?/p>
有的研究者认为: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文化资源属于无形资源的范畴。其理论基础?
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界定?/p>
?/p>
有形无形?/p>
?/p>
是不周严的,?/p>
为文化资源中的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有形的?/p>
?/p>
观点之二:度量说
?/p>
有的研究者认为:
文化资源分为可度量和不可度量两种?/p>
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文化产业的市场配置学说?
这种理论划分的缺憾是,即使是可度量的文化资源也并不一定都能完成市场配置,转化为文化产业资
源,进入市场,进而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的基础性要素?/p>
?/p>
观点之三:复制说
?/p>
有的研究者认为:文化资源是一种可以多次复制和利用的资源。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对非物质文?
遗产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与把握。这种理论划分同样存在着可商榷之处,因为文化资源中的?/p>
当一部分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是无法复制的?/p>
?/p>
观点之四:积淀?/p>
?/p>
有的研究者认为:文化资源就是文化积淀。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对我国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这
种理论划分将
?/p>
文化积淀
?/p>
等同?/p>
?/p>
文化资源
?/p>
,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因为文化积淀只是形成?/p>
化资源的物质基础?/p>
?/p>
文化资源内涵的界?/p>
?/p>
广义上,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对应,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资源,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成
果及历史存在,如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生产制度等。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p>
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p>
?/p>
侠义的是指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p>
?/p>
经济学意义上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p>
?/p>
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文化基础设施、资本、文化设备等基础生产要素?/p>
?/p>
考虑到文化的内涵可以?/p>
?/p>
文化资源
?/p>
分为三个层次?/p>
?/p>
1
、社会心理和精神气质的层次,即观念层次,主要体现为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层面?/p>
?/p>
比较抽象,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包括知识、道德和宗教)传统,?
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等等。它是无形的,但其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所?/p>
?/p>
传统的力?/p>
?/p>
往往就来自于这一层次。但对于这一传统,文化主体同样不是消极被动的,在充分掌握这一层次的文化特点之
后,可以因势利导,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符合文化惯性的要求,从而提高其行动的效率,这时文化也就?/p>
为一种无形资源。这一层次的文化成为资源的另一种情况是,行为主体可以依据对既有文化的理解,并按照现
实和发展规划的需要创新文化,改革旧文化,即形成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本身则成为主体可以支配的有力
资源?/p>
?/p>
2
、文化生产的层次,体现为各类文化活动,大致包括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生产两大类;
?/p>
主要强调主体的文化生产能量。文化不是单纯的既有存在,表现在现实的层面上,它同时是一种生产活动,与物质生?
相对应。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化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就社会现实而言,按照一定的要求为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p>
类文化活动,都是对文化进行保护、复制和创造的范畴,因而可以笼统地归于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鲜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