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贤贤易色
作者:段慧?/p>
来源:《青年文学家?/p>
2017
年第
17
?/p>
?/p>
要:对《论语》中
?/p>
贤贤易色
?/p>
的理解,古今学者多有分歧,以杨伯峻先生为代表的一?/p>
认为
?/p>
贤贤易色
?/p>
?/p>
?/p>
尊敬贤者,轻视美色
?/p>
,以王念孙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认为
?/p>
贤贤易色
?/p>
?/p>
?/p>
以贤
为贤,将对美色的渴慕热望,更易为对贤人的渴望热慕
?/p>
。本文通过出土文献帛书《五行》与
《孔子诗论》中对《关雎》的阐释提供的相关线索进行论述,结合新的语法成果,认?/p>
?/p>
贤贤
易色
?/p>
应该理解?/p>
?/p>
应该解释为以贤为贤,改易颜色?/p>
?/p>
?/p>
关键词:贤贤易色;五行;关雎;以色喻于礼
作者简介:段慧明(
1990.11-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所中国?/p>
典文献学专业在读研究生?/p>
[
中图分类?/p>
]
?/p>
I206 [
文献标识?/p>
]
?/p>
A
[
文章编号
]
?/p>
1002-2139
?/p>
2017
?/p>
-17-0-02
《论?/p>
·
学而第一》: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p>
此条目是《论语》中子夏关于一个人待人接物恰当方法的论述。对句中
?/p>
贤贤易色
?/p>
的理
解,古今学者观點多有分歧,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新材料,
力图作出令人信服的疏证?/p>
一、古今学者对
?/p>
贤贤易色
?/p>
释义
贤贤,与
?/p>
亲亲
?/p>
?/p>
?/p>
长长
?/p>
句式一致,
?/p>
于人之贤者贤?/p>
?/p>
。古今学者无异议?/p>
?/p>
?/p>
?/p>
字的解释
大致有三家:
1
、更易?/p>
三国时魏人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p>
?/p>
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p>
?/p>
南朝梁皇侃《论?/p>
义疏》承袭孔说并作进一步发挥:
?/p>
凡人之情莫不好色重于好贤,今若有人能改易好色之心?/p>
好于贤,则此人便是贤于贤者,故云
?/p>
贤贤易色
?/p>
也?/p>
?/p>
至南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承袭其说
法:
?/p>
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