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
标题
]
篇一:龙门石?/p>
从龙门石窟看“西京”洛?/p>
——浅谈龙门石窟的保育议题
前言
研究背景: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是中国三大石?/p>
[1]
之一,经过自北魏至北?/p>
400
余年
的开凿,
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p>
140
多年?/p>
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p>
北魏洞窟约占
30%
?/p>
唐代?/p>
60%
,其他朝代仅?/p>
10%
左右,因此唐代是龙门石窟发展的黄金时期。龙门石窟延
续时间长?/p>
跨越朝代多,
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p>
?/p>
济?/p>
宗教?/p>
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p>
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2000
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研究对象:从洛阳龙门石窟的兴起原因以及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到研究龙门?/p>
窟与“西京”洛阳的发展关系,进而对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p>
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龙门石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参考,更可
让人们了解唐朝西都洛阳鼎盛时期的发展状况?/p>
同时也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p>
提供现实的参考意
[1]
中国三大石窟分别为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p>
2000
?/p>
11
?/p>
30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p>
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p>
5A
级景?/p>
、世界文化遗?/p>
、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敦煌市的敦煌莫高窟?/p>
198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1
义?/p>
研究意义:本文对洛阳龙门石窟的研究,对读者了解唐代社会发展、民俗现象以及龙门石
窟的发展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一,龙门石窟的兴起是唐朝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俗的缩影,
有利于我们了解唐朝艺术为外邦所接受的原因,
并可让我们反思中国现代设计处于低谷的?/p>
因所在;其二,龙门石窟的开凿,对于当时社会民俗风气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其三,从中
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p>
可以为现代设计师带来新的设计灵感?/p>
其四?/p>
为我国当前非物质?/p>
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意义?/p>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龙门石窟的发展、艺术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及其产生的?/p>
景进行研究,让人们提高对龙门石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p>
1.
龙门石窟简?/p>
龙门石窟
[2]
中的“石窟”其实是“石窟寺”的缩写?/p>
龙门石窟地处河南省洛阳伊水河两岸?/p>
于北魏太和年开凿,
历时
400
多年?/p>
其中以古阳洞?/p>
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极南洞最具代表性,作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是一
座集美学、绘画、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宝殿,是留给中华民族不朽的艺术瑰宝?/p>
2.
隋唐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p>
?/p>
1
)石窟造像与当时洛阳政?/p>
石窟,即是天然形成的石洞或人为雕凿的洞窟,原用作人们贮藏食物和物品的地方。龙?/p>
石窟中的“石窟”乃是“石窟寺”的缩写,因为原本同石像一起的木架结构经长年风化已?/p>
毁灭?/p>
便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只有石像而无寺的情形?/p>
摘自
《浅谈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p>
艺术成就?/p>
?/p>
2 [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p>
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
唐文化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