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玻璃与金属的封接机理
从金属外壳的外形、几何尺寸、引?/p>
(
?/p>
)
数以及引出形式,其中零件可谓?/p>
花八门、成千上万种,但按其封接应力
(
熔封型式
)
而言,主要是匹配封接和失?/p>
封接,究其封接机理将涉及到二个方面的问题?/p>
1
?/p>
1
玻璃与金属的润湿
(
浸润
)
问题
1
?/p>
1
?/p>
1
润湿问题
这里所谓的润湿问题则是指玻璃与金属的结合力问题?/p>
要想达到玻璃与金?/p>
的良好密封,就必须使两者有良好的润湿性?/p>
玻璃与金属的润湿同液体对固体表面润湿的道?/p>
-
样,即如水滴与物体接?/p>
时常出现的两种状况一种是水滴在荷叶上呈圆球形,其润湿?/p>
θ
接近
180
?/p>
(
?/p>
?/p>
1)
这种润湿显然是不好的;另一种是水滴落在木板上呈扁平形,?/p>
θ
角近?/p>
?/p>
0° (
见图
2)
,这便是很好的润湿?/p>

1
?/p>
1
?/p>
2
氧化物结合学?/p>
这种学说认为?/p>
玻璃是由多种氧化物所组成?/p>
在封接过程中?/p>
金属表面的氧
化物能熔人玻璃内?/p>
从而成为玻璃成分的一部分?/p>
由此获得良好地密封?/p>
但该?/p>
说未能对高价氧化物能存在于玻璃成分中?/p>
并不能与玻璃做到很好的封接作出解
释,
而电力结合学说则从金属氧化物属于离键晶体结构的观点出发对其作了相?/p>
的解释?/p>
1
?/p>
1
?/p>
3
电力结合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p>
金属表面形成低价氧化物时?/p>
金属内层价电子并不参加化?/p>
作用,而形成高价氧化物时,金属内层价电子将参加化合作用。因此,金属氧化
物的离子半径大小是随金属化合价的高低而不同?/p>
在高价氧化物时,
由于金属?/p>
子半径小?/p>
被氧离子紧密包围?/p>
使金属离子不能与玻璃中的正负离子很好地结合?/p>
当形成低价氧化物时,
由于金属离子和周围的氧离子之间形成较大空隙,
其电?/p>
线可以延伸出来,
与玻璃中的正负离子获得最大的结合力和最小的排斥力,
从?/p>
得到满意的封?/p>
(
见图
3)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