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p>
王荣生教授系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
主要?/p>
述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
容”重构》等,可由此看出,王教授对语文学科的研究已成一家,对语文教学的
内容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定位?/p>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p>
就是从教学内容角
度来观课评教的实践感受?/p>
本书的精髓,
乃是说语文教?/p>
(或者说对语文教学的
评价、研究)要“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高度,也就是说,不仅仅着眼于教学?/p>
法的改革?/p>
更主要的是立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p>
?/p>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
有助于语文教学正本清源,
有助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有助于语文教研柳暗花明?/p>
王教授之宏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人人达标”活动开展后,我发现我校老师们的听课与评课大多数凭感觉,
正如王教授所说,
依然处在
“教学方法?/p>
这个习俗角度?/p>
着眼于教师?/p>
着眼于
“?/p>
么教?/p>
?/p>
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p>
教学艺术?/p>
教学风采?/p>
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p>
如何精彩。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心中想的也是“怎么教”的方法?/p>
题。其实评价一堂课?/p>
其一,好或者坏,本身就不存在;其二,课堂原本就不应
该是靶子或是范本,不能高举旗帜,也不能绝对批判反对;其三,关注教学方?/p>
乃至教学艺术?/p>
是与有效的教学行为分离的一种崇拜时尚的浮躁心态?/p>
?/p>
非常?/p>
位的评论?/p>
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p>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p>
体现先进理念的教?/p>
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
?/p>
“教什么?/p>
?/p>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课堂的两个侧面?/p>
“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p>
“方法使用的合适与否”,主要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的。这样看来,教学
内容的把握更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之上?/p>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模式,任何一
篇文章都按这个模式来讲解?/p>
而忽视了文本的个体性差异?/p>
有多少兴味盎然的?/p>
章被我们讲解的支离破碎,千篇一律。为了让老师们准确把握“教什么”,
王教
授对
“教材?/p>
进行了明晰的定位?/p>
将教材按照功能不同分?/p>
“定篇?/p>
“例文?/p>
“用
件?/p>
“样本”。这是该书中统领全文的重要概念。之前的许多对教材定位只是泛
泛而谈提出一些理念,如:“用教材教”“教教材”“教语文”……教材究竟是
什么,
几乎没有人用科学的定义进行标注?/p>
模糊认识就是教学模糊的根源,
也是
教学失效?/p>
教学评价无效的关键原因所在?/p>
王荣生教授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p>
?/p>
确提出了应该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随之而来的教学手段也
要有所区别?/p>
那么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下的评课就更具理性与科学价值了?/p>
属于?/p>
篇的,就要在这既定的,确定的篇目中寻找到值得欣赏的地方;当做例文的,?/p>
要参照这个例子,从例子中迁移模仿;当做样本的,就要关注样本的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