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文言文教学反?/p>
作者:方春?/p>
来源:《大东方?/p>
2018
年第
03
?/p>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
但目前我们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
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p>
?/p>
自主、合作、探?/p>
?/p>
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作?/p>
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p>
一、改教读为导读,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特别是初?/p>
文言文教学,教师更是担心学生读不懂,就采?/p>
?/p>
教读
—?/p>
解词
—?/p>
串讲
—?/p>
翻译
?/p>
的方法教
学,把馍嚼细再喂给学生,学生就像婴儿似的,只是张嘴吞咽。这种把鲜美的食物嚼得无味的
?/p>
满堂?/p>
?/p>
?/p>
?/p>
注入式教?/p>
?/p>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初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感,学
起来没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根?/p>
?/p>
初语
?/p>
新大?/p>
?/p>
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
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
?/p>
的要求,改过去教读文言文课文为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课文先?/p>
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1
、给予提示,明确要求?/p>
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p>
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要么
来一点有趣的
?/p>
引子
?/p>
,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等等。这样的课前提示,达到了两个目的?/p>
一是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p>
在给予提示之后,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如要识字解意,要多读课文,要借助?/p>
释和工具书,自己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在要求中还应体现大纲教?/p>
单元和课文的目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所以在提示中还应明确提
出、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要求?/p>
2
、阅读思考,学会提问?/p>
在给学生以提示和明确要求后,就要安排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第一
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p>
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p>
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
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来。坚持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p>
?/p>
1
)字典随身带,边看边查;?/p>
2
)开动脑筋,边看边想;(
3
)笔不离手,边看边画;(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