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p>
1
、了解《战国策》有关常识?/p>
2
、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p>
教学重点?/p>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文言常识的积累?/p>
教学难点?/p>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握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p>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p>
一?/p>
导入新课?/p>
两千年以前,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
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p>
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全豹?/p>
二、了解文学常识《战国策》:
1.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p>
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p>
33
卷,?/p>
12
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p>
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
460
—前
220
)?/p>
《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
可考?/p>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p>
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
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p>
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p>
,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
今本《战国策》?/p>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
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p>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p>
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
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