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度心力衰竭分析总结报告
一、定?/p>
心力衰竭?/p>
heart failure
、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
?/p>
cardiac insufficiency
)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
段,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
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
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血量维持正常,
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p>
?/p>
肺静脉回流受阻,后者称之为舒张期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障碍
?/p>
cardiac dysfunction
)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
不全称之为心力衰竭,而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力衰竭?/p>
据国外医学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p>
1.5
%-
2.0
%,
65
岁以上可?/p>
6
%-
10
%;在过去的
40
年中,心衰导致死亡增加了
6
倍。我国对
35
?/p>
74
岁城
乡居民共
15518
人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心衰患病率为
0.9
%,心衰患者约?/p>
400
万,其中男性为
0.7
%,女性为
1.0
%,女性高于男?/p>
(p
?/p>
0.05),
不同于西方国
家的男性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和我国女性风湿性瓣膜病心衰发病率较高有
关?/p>
随着年龄增高?/p>
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p>
城市高于农村?/p>
北方明显高于南方?/p>
这种城乡比例和地区分布,
与我国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地区分布相一致,
而这两种
疾病是心衰的主要原因?/p>
据我?/p>
42
家医院在
1980
?/p>
1990
?/p>
2000
?/p>
3
个全年段?/p>
部分地区心衰住院病例?/p>
10714
例所作的回顾性调查,
冠心病由
1980
年的
36.8%
上升?/p>
2000
年的
45.6
%,冠心病居各种病因之首;高血压病?/p>
8.0
%上升至
12.9
%;而风湿性心瓣膜病则?/p>
34.4
%下降至
18.6
%。此外,各年段心衰死?/p>
率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死亡率?/p>
3
个年段分别为
15.4
%?/p>
8.2
%?/p>
12.3
?/p>
?/p>
5.6
%?/p>
6.2
%?/p>
2.6
%,提示心衰的预后严重。心衰的死亡原因依次为:泵衰
竭(
59
%)
、心律失常(
13
%)和猝死(
13
%)
?/p>
中医将心力衰竭归属于“心衰?/p>
?/p>
“心悸?/p>
?/p>
“喘证?/p>
?/p>
“心水”?/p>
“水肿?/p>
?/p>
“积
聚”等病证范畴?/p>
二、诊断依?/p>
(一)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是依据病史?/p>
体格检查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作出的综合
判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欧洲心脏病学会?/p>
ESC
)心力衰竭工作组推荐的标
准是:①静息或劳力时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②静息时心功能不全的客观依据?/p>
③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反应(当心力衰竭诊断不明确时出现第三条支持诊断)
?/p>
临床上,
若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客观依据,
肺静脉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症状和
体征,即可考虑心力衰竭的诊断?/p>
Framingham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
黄峻?/p>
王文
.
心脑血管疾病大型临床试?/p>
.
?/p>
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p>
1998.651
?/p>
652]
主要标准: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啰音;④胸片?/p>
心影增大;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中心静脉压升高
[
右房压>
1.6kPa
?/p>
16cmH2O
?/p>
]
⑧血循环(臂肺循环)时间?/p>
25
秒;⑨肝颈回流征阳性;
⑩抗心力衰竭治疗后,
5
天内体重下降?/p>
4.5kg
?/p>
次要标准?/p>
[
注:次要标准与其他医疗状况无关时才被接受
]
①双侧踝部水肿;②夜间阵发性咳嗽;③日常活动感呼吸困难;④肝肿大;
⑤胸腔积液;
⑥生活能力下降至既往最大值的
33%
以下?/p>
⑦心动过?/p>
(心率≥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