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赏?/p>
《文心雕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艺理论巨著。至今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没?/p>
哪一部著作可以与之媲美。它全面总结和阐释了文学原理、文体、创作、批评等
问题,“体大而虑周”,论述精辟,是中国文艺批评最权威的典范论著。目前,
专事研究其理论体系的“龙学”正日益兴盛?/p>
南朝中兴元年
(
公元
501
?/p>
)
的一天,梁武帝的开国元勋、当时的文坛领袖?/p>
约坐车从大街上经过。一个身背包袱、货郎打扮的中年人冲开护卫,挡住车驾,
献上一部书稿。沈约带回阅读后,为之赞不绝口,把它“常陈诸几案”。在沈约
的推荐下?/p>
这部书很快流传开来?/p>
它,
就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学原
理性的经典巨著《文心雕龙》。拦车人就是它的作者,文艺理论大师刘勰?/p>
刘勰
(
约公?/p>
465
一约公?/p>
532)
,字彦和。祖籍东莞莒?/p>
(
今山东莒?/p>
)
,世
居京?/p>
(
今江苏镇?/p>
)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的后裔。他的父亲刘尚,
做过南齐的越骑校尉。但刘尚早逝,家道中落。到刘勰
20
岁时,与他相依为?/p>
的母亲也去世了,
他的境遇也就日渐艰难?/p>
但他
“笃志好学?/p>
?/p>
遍览群书?/p>
?/p>
《文
心雕龙·程器》中,他谈到自己的理想:“君子藏器,待时而动。……用文必?/p>
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可以看出,刘勰深受儒家“用世”思想的影响,?/p>
志先“修身”,然后“治国平天下”?/p>
母亲死后?/p>
刘勰守孝三年?/p>
便离开家乡去都城建业谋求出路?/p>
但因贫寒无名?/p>
没有人举荐,怏怏而返。不久,他便师从僧佑,到浮莱山定林寺协助僧佑整理?/p>
教藏经。僧佑是南朝有名的博学高憎,曾编撰过《弘明集》。刘勰深受僧佑的?/p>
响。他终生未娶的生活经历和在《文心雕龙》中他对一些概念的阐释,都打上?/p>
明显的佛学烙印。除佛学外,僧佑还精通儒家经籍,并且藏书丰富。刘勰在定林
寺的十几年中,阅读了大量儒家经典和古今文学作品,为他著述《文心雕龙》奠
定了雄厚的学识基础?/p>
刘勰著述《文心雕龙》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他生活在一个社会思想极为
开放,文学创作极为繁荣的时代。东汉以后,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分裂?/p>
大动乱?/p>
大融合的时期?/p>
阶级矛盾?/p>
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复杂,
两汉“独尊儒术”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冲击。佛教开始传人并很快盛行,道家思想
以蓬勃之势复苏,
“谈玄?/p>
和向大自然寻求生命真谛的思想成为席卷全国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