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法判决意见规则视阈下的人大释法制度
——从香港“庄丰源案”谈?/p>
秦前?/p>
黄明?/p>
?/p>
2012-07-23 08:59:53
来源:《法商研究?/p>
2012
?/p>
1
?/p>
摘要
:
香港法院借用普通法上的判决意见规则,在“庄丰源案”以及“外佣居港权案”中
确立了一项限定人大释法之效力的规则,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p>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p>
基本法?/p>
的解释制度?/p>
判决意见规则有着深厚的普通法理论基础?/p>
且作为香港原有法律传统的一
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承认和保留;
同时?/p>
判决意见规则也在司法
实践中凸显了作为立法解释的人大释法制度的固有困境?/p>
香港法院借用普通法上的判决意见规则
处理人大释法并没有减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权威,而是揭示了进一步完善人大释法制度的路径?/p>
即个案分析和有限解释?/p>
关键?/p>
:
普通法;判决意见规则;人大释法制度;“庄丰源案?/p>
在香港法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互动中,普通法方法始终都在扮演关键的却
又常常被忽视的角色?/p>
当下引起广泛关注?/p>
“外佣居港权案?/p>
①暂时以香港政府
的败诉而告一段落?/p>
虽然此案的终局判决尚未可知?/p>
但由于香港法院遵循普通法
上的判决意见规则排除?/p>
1999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关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22
条第
4
款和?/p>
24
条第
2
款第
(3)
项的?/p>
释?/p>
(
以下简?/p>
1999
年《人大释法?/p>
)
②之部分文字的效力,因此,从法律层面
来讲?/p>
香港政府要想拒绝在港外佣的永久性居留权?/p>
恐怕会面临艰难的举证负担?/p>
判决意见规则的要旨在于区分案件判词中的判决意见部分与附随意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