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梅花意?/p>
①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p>
它开百花之先?/p>
独天下而春?/p>
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
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p>
②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
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p>
节操凝重。南朝陆凯《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
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
之外,也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崔道融《梅花》诗云“数?/p>
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p>
清极不知寒”,就已经很清晰地写出了梅花形与神的?/p>
雅?/p>
宋元时代?/p>
更注重写其意象之美和标格之贞?/p>
前者代表是林逋的
《山园小梅?/p>
,
其中
“疏
影横斜水清浅?/p>
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充分展现了梅的意象之美?/p>
尤为世人所称道?/p>
林逋自
称“梅妻鹤子”,以梅为妻,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
?/p>
咏梅?/p>
?/p>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甚至愿以身化梅,“何方可
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完全进入一种“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p>
③梅花之美,胜在韵致?/p>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p>
不同桃李混芳尘”,
直观地表现出梅花?/p>
华自赏、玉洁冰清的雅韵;吴文英“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则写出其临溪?/p>
水、清浅横斜的风姿;苏轼“偶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更是写出了它孤瘦清寒
却又不乏旖旎的独胜风情?/p>
④梅花之美,还重在品格。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陈亮“欲传春信息,不?/p>
雪埋藏”等诗句,便是赋予它以丰富的人格魅力?/p>
⑤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p>
赶在东风之前?/p>
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
被誉为“东风第一枝”?/p>
陆游赞它“雪虐风饕愈凛然?/p>
花中气节最高坚”,
元代诗人杨维帧也称其“万花敢向雪中出?/p>
一树独先天下春”?/p>
梅花?/p>
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p>
⑥梅花甘于寂寞,清新脱俗。它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p>
是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好,
因而深受文人墨客的?/p>
爱。陈亮在词中写道“墙外红尘飞不到?/p>
彻骨清寒”,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李清照的“不
知酝藉几多时?/p>
但见包藏无限意”写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
暗示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芳香来
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觅取知己的赏识;王冕的题画诗《墨梅?/p>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