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个人学习参?/p>
一
简答(
60
分)
1
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这?/p>
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
“高?/p>
?/p>
“矮?/p>
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p>
?/p>
论述?/p>
40
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p>
第一题答?/p>
1)
表面上看?/p>
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
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p>
2)
语言?/p>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p>
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p>
而且?/p>
在一个人还没?/p>
出现的时候,
语言就存在了?/p>
代代相传?/p>
不可能是个人现象?/p>
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p>
离不开社会的?/p>
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
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p>
言材料?/p>
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p>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
语言发展中的作用?/p>
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不同的人对共同使
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p>
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
二是每个社会成员?/p>
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p>
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p>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p>
第二题答?/p>
.
“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联系起
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词义的概括性有
3
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p>
词义的模糊性,
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p>
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p>
辩证地看待这类现
象,
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现象的界定?/p>
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p>
第三题答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
而社会的组织和成员都要求?/p>
言有稳定的成分,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就会影响交际。因此,语言规则在语言稳定中起了“语
言纠察”的作用?/p>
人们使用语言得遵守语言规则?/p>
一定的语言规则得维持相当的一段时间,特别?/p>
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这就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p>
但稳定并不等于排斥语言的发展变化,
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p>
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
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p>
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p>
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p>
“没
有变异就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也就看不出变异。?/p>
变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p>
随着社会的发
展,语言也在发展,新词大量产生。如“下岗”,“下海”,“代沟”等。再如随着网络的普及,
出现了一些有关的专业述语,如“登陆”,
“下载”,
“连接”,
“点击”,
“聊天室”,
“宽带”,
“浏览器”,“服务器”,“搜索引擎”等,有的甚至进入全民语言的词汇库。在语言符号使用?/p>
程中?/p>
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p>
这一改变又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p>
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p>
义乌张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