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例说明远古歌谣的基本特色?/p>
内容:劳动、战争、风俗、宗教。功利性?/p>
形式:二言为主?/p>
诗乐舞一体?/p>
2
、举例说明远古神话的基本特色?/p>
忧患意识?/p>
厚生爱民意识?/p>
悲剧精神?/p>
3
、关于《诗经》的采集和编订,历史上最有影?/p>
的说法是哪些,主要内容如何?
采诗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p>
自考正也?/p>
——《汉书·艺文志?/p>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
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p>
故曰王者不窥户牖而知天下?/p>
——《汉书·食货志?/p>
献诗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p>
—?/p>
《国语·周语上?/p>
于是乎使工颂谏于朝,
在列者献诗?/p>
—?/p>
《国语·晋
语?/p>
史为书,
瞽为诗,
工诵箴谏?/p>
大夫规诲?/p>
—?/p>
《左
传·襄公十四?/p>
删诗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p>
—?/p>
《论语·子罕?/p>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
施于礼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p>
《韶?/p>
?/p>
《武》雅颂之音?/p>
——《史记·孔子世家?/p>
3
?/p>
《诗经》的分类都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功用为分类标准
《毛诗序?/p>
?/p>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
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p>
之者足以戒,故曰风?/p>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p>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p>
以音乐曲调为分类标准
宋·郑樵《通志·序?/p>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p>
4
、名词解释:风、雅、颂
风:乐曲
《山海经·大荒西经?/p>
?/p>
“太子长琴,始作
乐风?/p>
”注?/p>
“风,曲也?/p>
?/p>
雅:产生于镐京地区并且专门用于朝廷礼仪的乐歌
颂:在王室祭祀的场合为君王歌功颂德的乐?/p>
5
?/p>
《诗经》内容分类,并列举代表作?/p>
?/p>
1
)周不足史诗
《黄矣?/p>
?/p>
《大明?/p>
?/p>
2
)农事诗
《七月?/p>
?/p>
3
)燕飨诗
《鹿鸣?/p>
?/p>
4
)怨刺?/p>
《株林?/p>
?/p>
5
)战争徭役诗
《无衣?/p>
?/p>
《东山?/p>
?/p>
6
)婚姻爱情诗
a.
情诗
《关雎?/p>
?/p>
《子衿?/p>
b.
婚姻?/p>
《桃夭?/p>
c.
弃妇?/p>
《氓?/p>
6
、名词解释: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p>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p>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9
、举例分析《诗经》语言艺术的特点?/p>
1
、修辞:
《诗经》采用赋、比、兴为主的修辞手?/p>
2
?/p>
章法句式?/p>
《诗经?/p>
大量的重章叠?/p>
?/p>
?/p>
苡?/p>
《东
山?/p>
3
、语言?/p>
a.
词汇丰富
b.
重言、双声、叠?/p>
4
、韵律:
开始出现押?/p>
a.
首次连用?/p>
隔三押四
b.
隔句用韵
c.
一韵到?/p>
10
、简述《春秋》的文学价?/p>
简单准确,
(孔子)为《春秋?/p>
,笔则笔,削则削?/p>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p>
——《史记·孔子世家?/p>
叙事中隐含思想倾向?/p>
晋赵盾弑其君夷皋?/p>
—?/p>
《春秋·宣公二年?/p>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齐人伐卫?/p>
卫人及齐人战?/p>
卫人败绩?/p>
?/p>
《春秋·庄?/p>
二十八年?/p>
?/p>
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p>
?/p>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p>
?/p>
参见《左传》记载,可知齐之伐有不妥之处?/p>
《春
秋》怎样表达批评的态度?/p>
夏,郑人侵许?/p>
?/p>
《春秋·庄公二十九年?/p>
?/p>
夏,
郑人侵许?/p>
凡师有钟鼓曰伐,
无曰侵,
轻曰袭?/p>
?/p>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p>
?/p>
《春秋》对“郑人侵许”是什么态度?怎样表达?/p>
从《左传》中的记载可知,齐国伐卫是一场非正义
的掠夺战争,是不道德的,是以索取财物土地为目
的的?/p>
《春秋》对亦持否定态度,从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看出:一?/p>
《春秋》中称“齐人”而非如《左
传》一般称“齐侯?/p>
,是对齐侯发动战争的一种否
定态度。二?/p>
《春秋》提出交战双方时是“卫人及
齐人战?/p>
,讲到战争结果时为“卫师败绩?/p>
,都是站
在卫国人的立场上来说话,可以知道?/p>
《春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