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前后期诗风转变原因新探
2011-05-25 16:39:36|
分类?/p>
文学研究
|
标签?/p>
白居?/p>
前后?/p>
诗歌风格
转变原因
|
举报
|
字号
订阅
马永?/p>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贬谪江州后诗风明显改变
,
后期创作
与其前期诗论观有所矛盾。有人认为原因在他晚年缺乏进取心
,
信佛?/p>
?/p>
,
消沉遁世。又有人?/p>
,
他早期诗歌太近于功利
,
他的优秀诗章大多
产生于贬谪江州之后。本文试图就白居易前后期诗风的转变问?/p>
,
略作
探讨?/p>
前期
:
政治文人的角色意?/p>
元和三年
(808
?/p>
) , 37
岁的白居?/p>
,
在登上仕?/p>
8
年后
,
终于有机
会进入政?/p>
,
成为重要角色。在前一年被授予翰林学士之后
,
此时又被
封左拾遗
,
仍充翰林学士。尽管这只是并无实权的谏官之?/p>
,
但能接近
皇帝
,
有直接进言的机会和权利。这对于满腹经纶的白居易来说
,
正是
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他进入这一角色时感激涕零的心?/p>
,
在《初授拾
遗献书?/p>
等篇章中表现得淋漓尽?/p>
;?/p>
臣所以授官已?/p>
,
仅将十日
,
食不?/p>
?/p>
,
寝不遑安
,
唯思粉?/p>
,
以答殊宠
,
但未获粉身之所耳?/p>
”?/p>
士为知己?/p>
?/p>
?/p>
的报恩心理可以说左右了他这时的思想和创作?/p>
所?/p>
,
白居易用谏官和政治文人的敏锐眼光观察生活、认识生?/p>
,
并把文学变成了批评报道和奏章
,
是他的这一政治角色决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