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的散文?/p>
朱自清的写作由诗转向散文
,
这其中还有一个散文诗的过?/p>
,
如收集于
《踪迹?/p>
中的《匆匆?/p>
?/p>
《听歌?/p>
?/p>
?/p>
?/p>
月朦?/p>
,
鸟朦?/p>
,
帘卷海棠?/p>
?/p>
》等
,
都是散文诗的笔法?/p>
先说
《匆匆?/p>
:?/p>
燕子去了
,
有再来的时?/p>
;
杨柳枯了
,
有再青的时?/p>
;
桃花谢了
,
有再开
的时候。但?/p>
,
聪明?/p>
,
你告诉我
,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p>
?
—?/p>
是有人偷
了他们罢
:
那是?/p>
?
又藏在何处呢
?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p>
文中
写的日子即时?/p>
,
本是无形?/p>
,
但却通过燕子与杨柳等意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从?/p>
然事物的周而复始中
,
写出因时间流逝而起的疑惑?/p>
?/p>
去的尽管去了
,
来的尽管来着
;
去来的中?/p>
,
又怎样地匆匆呢
?
早上我起来的时?/p>
,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p>
太阳他有脚啊
,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p>
—?/p>
洗手的时?/p>
,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
吃饭的时?/p>
,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
默默?/p>
,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p>
去?/p>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p>
,
伸出手遮挽时
,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p>
,
天黑?/p>
,
我躺?/p>
床上
,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p>
,
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p>
我掩着面叹息?/p>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p>
了?/p>
?/p>
时间虽无?/p>
,
但作者采用拟人手?/p>
,
便似有其踪迹可寻?/p>
不过那种踪迹又让?/p>
无从把握
,
这便很能传导出一种惶恐而怅惘的心境。作者是一个对人生很认真的
?/p>
,
唯恐生命流逝而一事无?/p>
,
才那么在乎时间即生命的意义?/p>
再如《歌声?/p>
,
写听歌时那种神迷心醉的感受。原本主要是写听觉的
,
但文?/p>
将感觉交错起?/p>
,
形成通感?/p>
?/p>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
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
,
引起润泽
,
轻松的感觉?/p>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p>
,
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p>
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
,
经了那细?/p>
,
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
;
踏着只觉?/p>
发滑腻可爱了?/p>
?/p>
这里有视觉和触觉
,
用来写乐声的柔婉。接着又用群花来比喻乐
声的繁复多样
,
有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
,
色彩缤纷
,
各有情调。不?/p>
又都带着一些暗?/p>
,
或许是愁着春芳将歇?/p>
然后笔锋一?/p>
,
将视野拓展开去?/p>
?/p>
涓涓
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
;
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p>
园外田亩和沼泽里
,
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p>
,
少壮的麦
,
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p>
气?/p>
?/p>
这里侧重于嗅觉与视觉
,
以此来沟通听?/p>
,
无疑丰富了观感。行文至?/p>
,
便可
作诗意的升华?/p>
?/p>
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
独自唱着
,
听着
;
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p>
?/p>
此种沟通各种感觉的写法
,
很能表明歌声
的感染力?/p>
又如?/p>
?/p>
月朦?/p>
,
鸟朦?/p>
,
帘卷海棠?/p>
?/p>
?/p>
,
写的是读画。作者先说画的布局
,
再讲
画中的事物以及引发的感想?/p>
?/p>
纸右一圆月
,
淡淡的青光遍满纸?/p>
;
月的纯净
,
柔软
与平?/p>
,
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
,
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
叶扶?/p>
,
上下错落着
,
共有五丛
;
或散或密
,
都玲珑有致。叶嫩绿?/p>
,
仿佛掐得出水?/p>
?/p>
;
在月光中掩映着
,
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
,
红艳欲流
;
黄色的雄蕊历历的
,
?/p>
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
,
格外觉着妖娆了?/p>
?/p>
这里写月写花
,
描绘得很细致。细节的
表现
,
营造出一个蒙眬的场景。接下来写一对黑色的八哥
,
却双栖而各梦。八哥不
?/p>
,
是因为还有卷帘人也未睡?/p>
卷帘人自是有所思的
,
不过没有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
这便自然引出一番联想。由有思无
,
化无为有
,
如此有无相生
,
皆成妙境。虽是以?/p>
情为?/p>
,
但情思及表现大都是含蓄的
,
很像是一首婉约词?/p>
对应于作者的内心
,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