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
红”为?/p>
1.
引言
胶州秧歌是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
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生活?/p>
具有大众性?/p>
娱乐性?/p>
观赏性等优点?/p>
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性和社会价值,
深为胶州人民喜爱?/p>
在我?/p>
的舞蹈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下,认识秧歌的群众越来越多,但了解胶
州秧歌的歌舞背景以及风格来源的人?/p>
却少之又少?/p>
本文在众多历史文件与文献
资料中,
摘取并整理了重要内容?/p>
希望可以为传承和发展胶州秧歌尽一份绵薄之
力?/p>
2.
胶州秧歌的概?/p>
2.1
胶州秧歌的起?/p>
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
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
它的形成有着
230
多年的历史,
最
早记载在明末清初?/p>
有关史料中记载胶州秧歌发源于马店乡东小屯?/p>
在明末清?/p>
逃荒的过程中?/p>
有两户人家以卖烟为生?/p>
因无法维持家庭温饱不得已闯关东,
?/p>
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开始在大街小巷进行卖唱乞讨?/p>
后又逐渐增加了些舞蹈动作?/p>
简单的道具等发展而来。也有不少学者对“卖唱乞讨”起源一说表示怀疑,认为
胶州秧歌的规模及特点不是简单的卖唱乞讨可以发展演变的?/p>
但是?/p>
不论胶州?/p>
歌起源是何种说法?/p>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发展与人们
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
它在老百姓生活?/p>
劳动中形成,
受到地理?/p>
人文环境影响?/p>
是人民集体创造、发展、传承的舞蹈。之后胶州秧歌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多次
进行搜集整理、学术研讨、开展培训?/p>
2.2
胶州秧歌的艺术形?/p>
六个行当和两种表现形式:
六个行当?/p>
也就是人物角色,
胶州秧歌有六种不同人物性格的角色组成,
分别?/p>
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和鼓子。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
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中的舞蹈部分,它的舞蹈动作特点是:翠花扭三步、撇
扇?/p>
小嫚正反三步扭?/p>
丑鼓八态等?/p>
“四门斗?/p>
?/p>
“十字梅?/p>
?/p>
“两扇门?/p>
?/p>
“大
摆队”是小调秧歌的常用队形,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小
戏秧歌的舞蹈特点?/p>
音乐节奏?/p>
表演形式等与小调秧歌大致相同?/p>
根据胶州秧歌
的风格,又可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具妩媚细腻风格特点的是“文秧歌?/p>
,
舞蹈
演员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按一定次序展开?/p>
形成动作中收与伸?/p>
强与弱非常鲜明的
对比特点。具有粗犷、豪放特点的是“武秧歌”,通常以刘彩为代表,最初是?/p>
秧歌艺人陈銮增把武术动作掺入秧歌舞蹈中,
使舞蹈兼备细腻与豪放特点?/p>
更具
魅力?/p>
3.
胶州秧歌《映山红》的风格特点
3.1
胶州秧歌的体态和动律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胶州舞蹈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p>
?/p>
?/p>
弯九动十八态?/p>
是胶州舞蹈主要体态特征?/p>
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体?/p>
和动律,
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大多为了刻画劳动妇女的形象?/p>
更加的突出女性的
体态特征?/p>
胶州秧歌是它独特的主要体态特征,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是
“拧?/p>
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