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预测?/p>
“无用”实为“大用?/p>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
分)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庄子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
漫不经心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p>
”。比方说,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融入社会有着大用;再比如说阅读名
著,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丰富我们的阅历有着大用?/p>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p>
①选好角度?/p>
确定立意?/p>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p>
②自拟标题;
③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用规范汉字书写?/p>
【文题解析】:先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三个概念:“无用”、“有用”和“大用”。其一,可以分
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p>
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世俗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可能?/p>
键时候有大用。其二,可以谈“无用”与“大用”之间的联系。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p>
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全
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的内涵,谈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p>
关于“无用之用”的文本
庄子与惠施关于“无用”的辩论不只一次,我们先从最简明扼要的谈起。在《外物》中,惠施直
接发难。原文大意如后:
惠施对庄子说:“你的言论都是无用的。?/p>
庄子说:“懂得无用的人,才可以同他谈有用。譬如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p>
足之地而已。但是,如果把立足之地以外的地方都挖掘直到黄泉,那么人的立足之地还有用处吗??/p>
惠施说:“无用。?/p>
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很清楚了。?/p>
以上这段数据在说什么?譬如一个年轻人在学校念书,这时学校以外的世界各地对他都是无?/p>
的?/p>
但是如果把这些无用之地都消除的话?/p>
他在学校念书又是为了什么呢?他原本以为有用的学校至
此也变成无用了。换言之,有用与无用之间不可采取二分法去切割,因为它们是相互为用的?/p>
因此,任何东西都有用,就看是否用对地方。庄子在《逍遥游》与惠施再度谈到类似的题材?/p>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把他栽植成长,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用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