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人的本质及
其当代价?/p>
作者:卢桂?/p>
来源:《赤峰学院学?/p>
·
哲学社会科学版?/p>
2016
年第
08
?/p>
?/p>
要:在马克思经典文本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
思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论,指出人是现实的人,实践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进而提出实
现人发展的途径以及目标。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就需提高个人自身的精神素质涵养,投身?/p>
社会建设发展的实践当中。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树?/p>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样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p>
关键词: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当代价?/p>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p>
1673-2596
?/p>
2016
?/p>
08-0047-02
从经典出发,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探索人的本质及其当代价
值,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有利于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促进社会?/p>
人的全面发展?/p>
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文本解读
(一)人是现实的人。费尔巴?/p>
?/p>
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
定有一种抽象的
—?/p>
孤立?/p>
—?/p>
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
?/p>
?/p>
?/p>
,理解为一种内?/p>
的、无声的、把许多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p>
[1]
。费尔巴哈只是从自然共性把人的本质?/p>
结为
?/p>
?/p>
?/p>
,忽视了人现实本质,即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之中,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
系,而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六章就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要从?/p>
会属性去寻找人的共同属性。马克思进而提出:
?/p>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p>
?/p>
首先,单个形式的个人无法在世界上存在,人类就是每
个个体的集合体,在集合体的每个人都具有人类这?/p>
?/p>
?/p>
?/p>
的共同本质。此外,单个人不是抽?/p>
存在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所?/p>
?/p>
现实?/p>
?/p>
就是要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出发?/p>
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的环境以及人自身处在的社会关系中出发。认识现实的人,就是要从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出发,从生活中的各种现实条件来探索人的本质。因此,马克
思理解人的本质首先是从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出发。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要把人?/p>
在具体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从每个人所处的现实的环境出发?/p>
(二)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费尔巴哈简单地把人和人之间自然形成的感性的、独立的?/p>
抽象的关系认为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因此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更进一步解析,这种解析是基于人
们共同从事的
?/p>
感性活?/p>
?/p>
。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p>
?/p>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