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
一
)
〔摘要?/p>
审计风险是客观的?/p>
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审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p>
件,减少和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它。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p>
可能造成
审计人员在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损失?/p>
文章拟就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展开分析?/p>
进而对
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作一些探讨?/p>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对?/p>
在审计实务中?/p>
由于审计人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上,
有时可能
会错误地估计和判断审计事项,
以至发表了与事实相悖的审计报告,
使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
未能提示出来?/p>
从而受到有关人的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p>
所谓审计风险就是审计过程中未能
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p>
该风险虽不能完全消除?/p>
但可以控制和降低其水平,
提高审计工作
质量?/p>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p>
?/p>
1
)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不断改变。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使
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井然有序,
任何方面都必须接受法律调整,
审计也不例外?/p>
特别是现?/p>
民间审计所处的市场经济?/p>
在没有法律保证的前提下不可能有效地交换?/p>
因为市场制度与法
律制度是互补的,
市场不能没有法律规范和保障?/p>
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权利的同时?/p>
?/p>
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p>
由于审计活动最初是由于财产委托人要了解财产受托人履行责任的?/p>
况而引起的?/p>
因而审计人员对委托人就负有客观审查?/p>
如实报告的责任?/p>
而在审计人员与财
产受托人员之间,
财产受托人员虽然是审计行为的作用对象?/p>
但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p>
因为
审计活动本身也是为财产受托人查清事实?/p>
解脱责任的活动,
因此?/p>
审计人员对财产受托人
同样负有公平评价?/p>
明确和解脱经济责任的义务?/p>
市场经济越发达,
各种经济组织与外界的
联系越丰富,利用审计服务的人也就越多,除证鉴会等政府部门外,还有投资人、债权人,
甚至包括潜在的投资人?/p>
债权人等?/p>
另外?/p>
审计对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也负有提供准?/p>
的审计信息、维护国家及公众的利益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发生了诸如违约?/p>
失察等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的行为?/p>
损害了国家?/p>
委托人?/p>
受托人或其他的第三者的?/p>
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p>
?/p>
2
)审计对象十分复杂,审计内容特别广泛。审计的对象是一个渐进扩大的过程。从早先
的对现金职员的诚实性审计到资产负债表的证明,
再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
进而扩展到
对企业及其全部经营活动和管理政策的诸问题进行审查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
现代审计的对
象已变得越来越复杂?/p>
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
并对企业持续
经营能力做出评价?/p>
对企业财务方面是否健康做出报告?/p>
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存在很大的?/p>
确定性,因而审计人员做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增加,因而审计风险在所难免?/p>
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在于不稳定性的增强?/p>
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求生存?/p>
图发
展,不断扩大其经营规模,因而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随着业务数量的增多,
会计核算
中出现记录不当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加,而且这种记录不当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p>
在抽样审计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亦相当大?/p>
另外?/p>
随着交易日趋复杂?/p>
对其进行恰当记录?/p>
日见困难?/p>
比如?/p>
对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就相当困难,
因为其业务中包含了大
量的经营风险?/p>
可见,这些方面的发展?/p>
为审计带来了更多困难?/p>
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p>
偏差的可能性就更高?/p>
?/p>
3
)人们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在扩大。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广大
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心,
使人们更加关注已审的财务报表?/p>
而且对此感兴趣的人也?/p>
来越多,不仅政府?/p>
投资者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而且潜在投资者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p>
人们
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也日益重视?/p>
依赖审计意见的人也越来越多?/p>
现代审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