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p>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的形成过程
作者:于明?/p>
来源:《法制博览?/p>
2012
年第
11
?/p>
【摘要】供述动机理论是在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侦查讯问中,最核心
的是促使犯罪嫌疑人在其心理活动中形成供述动机,只有供述动机形成后,犯罪嫌疑人才有?/p>
能做出如实供述。笔者将对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的形成途径和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寄望对指?/p>
侦查讯问实践有所帮助?/p>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途径;过?/p>
供述动机理论是在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p>
19
世纪?/p>
20
世纪初本能论?/p>
理学家对动机的研究开始到现在已经?/p>
100
多年的历史。所谓供述动机,就是在侦查讯问过?/p>
中,促使犯罪嫌疑人供述罪行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嫌疑人供述行为中的动力因素。研究供述动
机的产生、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规律,促使犯罪嫌疑人产生供述动机,是侦查人员在讯问时的?/p>
心和工作的重点。在侦查讯问研究中,供述动机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问题。一、内在需?/p>
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动?/p>
前人动机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内在的观点、外在的观点还有中介过程的观点。笔者认为,
犯罪动机的形成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犯罪嫌疑人的需要和外在诱因在各种动机的形成
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供述动机一般应通过三种途径:(
1
)犯
罪嫌疑人的需要促使形成供述动机;?/p>
2
)外在诱因引起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动机;?/p>
3
)自我调
节作?/p>
—?/p>
需要与诱因共同作用形成供述动机。无论是哪条途径形成的犯罪动机,自我意识?/p>
其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供述动机的形成最终是行为人的意识和意志运用的结果?/p>
是行为人自己决定和自由选择的?/p>
一般说来,供述动机是在犯罪嫌疑人的需要和外部诱因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犯罪动机的最
终形成,是供述动机和拒供动机之间不断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如果拒供动机成为主导动机,?/p>
供述动机就会受到抑制而趋于消失,促使行为人拒供;反之,如果供述动机成为主导动机,?/p>
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就会进一步加强,原有的供述动机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定型。二?/p>
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的形成过程
供述动机是由犯罪嫌疑人在受到刑事追诉的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或相关的外部因素所激?/p>
的?/p>
[1]
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改变或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情感,排除其供述心理障碍,
促使其改变态度、形成供述动机并最终如实供述罪行要经历一个渐变的过程。犯罪嫌疑人供述
动机一般要经历外界的刺激及供述动机的萌发、拒供动机的动摇及供述动机的初步形成、供?/p>
动机的强化、供述决意的生成和供述动机的实现及消灭五个阶段:(一)外界因素的刺激及供
述动机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