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p>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留守儿童?/p>
,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p>
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p>
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p>
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国内研
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
始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
初期?/p>
1994
年上官子木?/p>
“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率
先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呼吁农村“留守儿童”作
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关注。较早对农村“留?/p>
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蒋忠、柏跃斌?/p>
?/p>
“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p>
。其研究结果
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分居有直接关联。此后,关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近三年来,由于?/p>
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
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
题的研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p>
由于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留守儿童普?/p>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p>
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