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p>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p>
开题报?/p>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
徐祥?/p>
由我们课题组申报?/p>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p>
课题?/p>
经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
被立项为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
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p>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p>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p>
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p>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规定:
“为保障和促
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p>
”这样把课程的一?/p>
分权利放给学校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则成了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p>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我们的认
为,包含两层含义?/p>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p>
个性化?/p>
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p>
改编、整合?/p>
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p>
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p>
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p>
选择的课程。诚然,当今的社会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无穷无尽的鲜活资源,尤其是本土
本乡的特色产业和风俗文化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个性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如何合理的有效地充分利用
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便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p>
我校地处举世闻名的磁州窑故乡——峰峰。峰峰西倚太行,东望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
胜古迹和革命文物星罗棋布。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p>
23
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仅国家级的
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处六个分布点(南、北响堂、玉皇阁、磁州窑富田、沿店、五厂渣堆)。国家级?/p>
物质文化遗产目前
1
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仅这些
国字号的文化资源在我区就有这么多,而且有些在国内和国外影响很大,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
史上就享?/p>
“南有景德?/p>
北有彭城?/p>
的美誉?/p>
千年窑火?/p>
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
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p>
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其中大师刘立忠?/p>
2006
年入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项?/p>
第一批候选名单?/p>
2007
?/p>
,
他的磁州窑烧制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
时,响堂山石窑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之大全,享誉中外?/p>
除此之外,矿区的文化资源在文化构成上十分全面,既有代表皇室贵族阶层主流文化的响堂,也?/p>
代表社会最底层大众的民间艺术磁州窑。再有,矿区的文化传承脉络清晰,从原始社会一直可以写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