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初探
作者:何缘慧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4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迷恋网络而走上了歧路,迷失自己。各个领域都在探析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以期有效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本论文立足于社会工作专业,在遵循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以期改善现状。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结构家庭 一、引言
2016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进民生、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但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网络成瘾问题。而青少年正处于“生理成熟,心理半成熟”的状态,因叛逆、成人感、自主性与独立感等的获得与社会经验、经济能力、自控能力、自我同一性等欠缺,更容易受到网络的危害,成为终日沉溺于网络的“网虫”。了解为什么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如何“拯救”网瘾少年,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一)青少年
从我国各项法律可以得出,青少年是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人民法院在公布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情况时所指的“青少年”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陆士桢、王玥,2010)。当然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术界对青少年界定的不同标准,本文将青少年界定为:介于儿童期与成人期之间、个体出现第二性征、身心成长变化相对较多的过渡阶段 、年龄范围为13-20岁的人。
(二)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IA)或网络成瘾症(IAD)”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提出,他指出,网络成瘾的症状为:过度使用网络,导致其工作、学习、社会、家庭等身心功能的减弱。而金伯利.杨(Kimberly S. Young)将其定义为一种没有涉及中毒的“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动——控制”的失调症,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也可称作病态网络使用,网络依赖,或网络成瘾(钱铭怡、章晓云等,2006)。
而我国台湾学者周荣、周倩总结后,将网络成瘾界定为:“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和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三、文献综述
自互联网发展至今,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网络成瘾的评判标准、危害、理论模型、成因以及介入的方式。 国外学者关于网络成瘾评判标准不一,Young于1998年提出的关于网络成瘾的8项诊断标准,即: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嫌弃上网时间少,不满足;无法控制上网行为和时间;一旦减少用网时间会焦躁不安;一上网就能消散各种不快;上网比学习更重要;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对亲友掩饰频繁的上网行为;下网后会有疏离感和失落感(陈秀云,2013)。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参考国内外标准认为:网瘾的判断标准被分为必要条件和补充条件。必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的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再满足补充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判定为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成瘾的危害分为三个方面:①出现焦虑、反应迟钝等症状阻碍学业完成;②危害身体健康,出现生物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各种身体问题;③影响心理和人格的发展,造成不健全的人格和各种心理问题(张宏宇、魏文风等,2003)。除了心理和生理层面的消极影响外,陶然教授还认为网瘾会带来社会损害,造成诸如网络犯罪、道德沦丧、信任危机等。总的来说,网络成瘾的危害体现在个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社会的秩序和和谐上。
国内学者一般从网络本身和外因(个人自身、家庭、社会)两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娱乐性和便利性等特点,让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可以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穿梭,以致最后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其次,有较高社会需求比较严重的社交恐惧的人更容易形成网瘾(钱铭怡、章晓云等,2006)。
家庭方面,研究发现,网瘾学生在家庭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点:教育上,家长对子女行为的过度干预、错误的严厉惩罚;家庭环境上,父母看不到子女的优点、拒绝和否定现象严重,家庭不和睦、亲子之间缺乏了解,从而使青少年更偏向于从网络虚拟世界寻求自我满足(李涛,2004)(周丽等,2008)。学校方面,刘成运认为学习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化的不适应也会促进网瘾的形成(刘成运,2009),徐娟等人则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安排以及学生的人际关系入手来研究(徐娟、于红军、张德兰,2010)。陶然等学者认为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体育等活动的不丰富(陶然、应力,200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陶然、应力等教授详细的整理了有关网瘾的干预模式和方案,包括“八阶段三分之三疗法”、“心理动力治疗”、“认知与行为治疗”等疗法,并提出“五位一体”的治疗途径。陶宏开教授则认为应该从教育入手,改善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陶然、应力,2007))。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工作者开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模式对网瘾学生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方遒、林琳主张运用心理—社会模式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干预(方遒、林琳,2008)。陈秀云则着重从认知行为模式出发,更正网瘾学生的行为(陈秀云,2013)。但实际上,网络成瘾原因多样且程度不一,单靠一种社会工作模式既不具有针对性,又很难保证效果。
因此,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的专业范围和当前青少年的普遍网瘾现状,将本文所提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界定为无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症状的青少年,因认知不完善、家庭支持不足而致沉迷网络,其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
四、认知行为模式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有效结合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重建认知、纠正行为方面最为有效,因而能在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中发挥作用,另外,结构家庭系统模式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动力、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家庭结构缺陷的副产品,注重协调家庭关系、恢复家庭动力、结构和支持系统(许莉娅,2013)。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与结构家庭系统模式加以整合运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中,可通过与案主、案主家庭会谈互动的形式,改善案主现状,缓解或解决问题。
个案工作的目标是指社工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以个别化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许莉娅,2013)。因此,介入网络成瘾,首先需帮助案主正视自己的问题,摆脱其对网络的认知误区,再需帮助其寻找缓解压力、找到释放情绪的有效办法,并在这一过程中重整不完善的家庭系统、帮助案主从家庭处获得支持,改变行为。最后,协助案主重新认识自己,并发现自身优势与潜能,改善其人际关系,释放其潜能。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个步骤(王思斌、史柏年,2007)。首先,社工先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再收集案主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学信息、家庭系统、网络成瘾类型与程度,预估案主网络成瘾成因与程度,再与案主一同确定目标、确定计划以及寻找网络成瘾的原因。其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逐步重构案主认知,使其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并与案主家庭合作,绘制家庭结构与系统图,找出家庭部分的原因,并在家庭系统内重建监督机制与沟通模式,帮助案主获得家庭支持,在家庭的合作和努力下制定解决办法,减少上网行为。然后,再挖掘并发挥案主潜能,让案主投身于更积极正向的活动中。最后,社工评估介入后案主的上网频率和时长,准备结案。 五、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