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2 因数与倍数-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1. 能准确判断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总结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的区别与联系。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和敢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重点:判断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投影仪。

我们来做一个换座位的游戏。先将我们班45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是5、6、7、8、9、10,然后在本组内交换座位,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游戏结束后,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6人、8人、10人一组的小组能按要求换座位,其他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

投影出示例2。

师: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阅读与理解,从题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生:老师,我读完问题,知道了题目让我们对奇数和偶数的和做一些探索。我可以把问题表示成这样: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

师:你们探究的结果如何?是怎样探究的? 生1:老师,我们组探究的结论: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我们组是这样探究的:我们随意地找了一些奇数和偶数,把它们加起来看一看,例如3+3=6,1+3=4, 2+3=5, 3+4=7,5+3=8…… 通过分析这些例子,总结出了上面的结论。

生2:老师,我们组探究的结论: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我们组是这样探究的:我们是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依此类推,我们组总结出了上面的结论。

生3:老师,我们组通过画图也推出了上面的结论。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出了结论,使学生又一次经历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奇数与偶数的和的相关知识,通过我们的探索,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我们要理解这些结论,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结论。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1.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探索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探究的目的是数学方法的掌握和情感体验的获得,使学生通过探索获得“再创造”的体验。

2.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贴近生活教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学有用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A类

1. 在( )里填适当的质数。

14=( )+( )+( ) 15=( )+( )+( ) 10=( )×( ) 30=( )×( )×( ) 2. 填一填。

奇数-偶数=( ) 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B类

1+2+3+4+5+…+100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5、7 3、5、7 2、5 2、3、5 2. 奇数 偶数 偶数 B类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偶数 教材习题

教材第16页练习四

4.奇数 偶数 偶数 6.奇数 偶数 7.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