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9年秋[0280]《课程论》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课程论》 课程代码:0280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百科全书式”的分科课程是由()倡导的。 A. C 赫尔巴特 B. A 亚里士多德 B 夸美纽斯/【对】 D 卢梭

2、“令人厌烦的知识用处不大,而人们渴望得到的知识都能成为永久的财产”这是()的观点。

F. A 皮尔士 B 詹姆斯

D 罗素/【对】 C 斯宾塞 3、()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 E. A 哲学/【对】 D 教育学 C 社会学 B 心理学

判断题

4、泰勒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 组织经验 ;评价结果。 A.√/【对】 B.×

5、我国课程改革动向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 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A.√/【对】 B.×

6、亚里士多德最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的阶段和课程的设置。 A.√/【对】 B.×

7、主张 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是“复数”而非“单数”;课程问题主要应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什么”的问题的实践模式的课程专家是施瓦布。 A.√/【对】 B.×

8、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全面的有机整体,包括三大系统:认知系统情意系统 和操作系统。 A.√/【对】 B.×

9、“百科全书式”的分科课程是由夸美纽斯倡导的。 A.√/【对】 B.×

10、孔子确定的学生要学习的“六艺”为:琴、棋、书、画、御、乐、数。 A.√

B.×/【对】

11、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主张课程的编制是研究、编制、评价合而为一的过程。教师既是行动者,更是研究者,其课程观被称为过程模式。 A.√/【对】 B.×

12、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 A.√/【对】 B.×

13、“课程”最早出现在19世纪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A.√/【对】 B.×

14、我国古代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A.√/【对】 B.×

15、我国古代的“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乐》。 A.√/【对】 B.× 16、针对分科课程不能反映人的经验的统一性的弊端, 主张将若干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订课程。这种课程被称为 综合课程。 A.√/【对】 B.×

17、泰勒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A.√/【对】 B.×

18、课程探究形式中的实践模式是施瓦布提出的。 A.√/【对】 B.×

19、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是赫尔巴赫。 A.√/【对】 B.×

20、现代的课程特点表现为: 教程和学程。 A.√/【对】 B.×

21、 哲学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 A.√/【对】 B.×

22、我国古代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A.√/【对】 B.×

23、我国古代的“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乐》 。 A.√/【对】 B.×

24、自然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是用自然规律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受其影响形成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需要。代表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法国教育家卢梭。 A.√/【对】 B.×

25、古希腊智者派创立的“三艺”为:文法、修辞、辩证法。 A.√/【对】 B.×

26、综合性学科课程,即综合课程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A.√

B.×/【对】

27、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着五种课程即: 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A.√/【对】 B.×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