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例1: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米 总价/元 1 3.5 2 3 7 10.5 4 5 6 7 8 ...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2.学生根据提示,完成上面几个问题。 3.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a 从上表可以看出,总价与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总价与相应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b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c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d 上表中,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5.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y/x=k(一定)
6.教学正比例图像
(1)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数都看作一个数对,引导学生在格子纸上描点,然后连线。
(2)观察图 ,,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射线。
14 17.5 21 24.5 28 ... (3)、根据图像判断,如果买9米彩带,总价是多少?49元能买多少米彩带? (4)小明买的彩带的米数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 引导学生在格子纸上查找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举一举生活中的正比例关系的例子 。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设计
正比例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第6课时
课题:正比例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九的第1---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回顾再现 1、请你说一说正比例的意义。
2、根据刚才所说的,想一想成正比例需要几个要素?
指名说正比例的意义,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要看:两个量是否都变化,是否相关联,比值是否相等。
二、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青岛啤酒厂有一条自动生产线,每分钟生产啤酒60瓶,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产啤酒多少瓶?
讨论学习:生产啤酒的数量与生产的事件是不是成正比例? 1、分组学习,可以利用列表的方法。 2、检查学习效果。
3、练一练: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指名辨别,并说明理由,要求说清楚两个量的比值是谁,是不是一定。 4、判断练习
(1)每个小朋友年年都要长高,那么小明的身高和年龄。 (2)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平行四边形得高与面积 (3)每公顷播种量一定,播种土地的公顷数与需种子数。 5、概括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