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2020中考语文绝密预测押题试卷(含答案) (2)

广东省2019-2020中考语文绝密预测押题试卷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2)□□□□□□□,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4)《伤仲永》中表现仲永幼年时期才能显现的句子是:□□□□□□□□,□□□□□□□□。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像初试歌喉的云雀 tōng xiāo dá dàn( )地啼唱。 (2)在hé xù( )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 ( ),容不得闭塞。 (4)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rùn rú yóu gāo(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海桑田...B. 十年前共同的初中生活,让这对相遇在洛杉矶的老同学一见如故。 ....C. 他有一副热心肠,总是迫在眉睫地想去帮助别人。 ....D. 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每天背诵默写、做题纠错、复习测验,虽然枯燥,因为看到自己逐渐进步,老师欣慰地笑了。(把“因为”改为“但是”) C.《乖,摸摸头》这本书是我新买的,我很喜欢很精彩。(把“很精彩”删掉) D.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把“雷声隆隆”和“电光闪闪”互换) 5.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3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云归而岩穴暝( )(3)野芳发而幽香(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选择对全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B.欧阳修通过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由此而触发的内心感慨,他的真挚的感情溶汇在景、事中,更使文章显得情意盎然。

C.文中语言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成诵,语言凝炼精粹,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创造性地运用二十一个“也”字,一贯通篇,毫无重复之感,反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D. 醉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写山水,是抒发饮酒之醉,写游人是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

1

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一旦,雪作,孙搏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②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①榎楚:榎,楸树的别称。楚,古树上指牡荆,落叶灌木。榎楚,用作鞭笞的的刑具。②褫:夺取或解下衣服。

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2)其子不复敢言( ) ...10.对画线句“吾为若教子不善邪?”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像这样教育你不好吗? B.我成为像你一样的儿子不好吗? C.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D.难道我不是为你儿子好吗?

11.你认为艾子教育孙子的做法对吗,艾子之子的做法对吗?试对两人的做法进行点评。(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魂兮归来

①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②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③康德曾说:“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④当今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

⑤当今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⑥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

⑦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⑧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⑨魂兮,归来。

⑩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⑾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12.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青春文学和通俗歌曲会让青少年一代逃避现实,并抑制其心智成长。 B.一个能忍受物质生活贫困的人,就必定能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

C.在精神信仰出现断层的现阶段,我们无一遗漏地成为失去魂魄的迷惘一代人。

D.在精神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不要急于在忙碌而又浮躁的外部社会生活里寻找,而是应该回归内心,反求诸己。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中心论点是呼唤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回归。

B. 开头段用自然界“无核的果实”和“没有米粒的稻穗”作为事实论据引出下文论题,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第⑦段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个人层面延伸到国家角度论述精神信仰缺失的影响。

D. 本文语言朴实凝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写作的时候多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4. 第⑩段中写年轻志愿者马骅和昆曲在大学校园里引起轰动有什么作用?请你再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4分)

2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梧桐树

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但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的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盘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衰。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作者丰子恺,有删节) 15. 窗前的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显出了三种容貌,请概括其中两种:(4分) (1) (2)夏季时分,绿叶成阴 (3) 。

16. 细读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的 “最为拙劣”与“最为坦白”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7.本文语言生动,请赏析第③段画波浪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18. (1)文中结尾说“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为什么?(2)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3)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从本文最后一段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三、(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窗”:“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每每坐在窗下,我们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与宁静,又保持着与自然的交流与互换,“窗”真是人类富有诗意的创造啊! 请以“窗外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名著阅读

(甲)在此,我顺便向大家说明一件令许多人感到好奇的事,那就是一个人虽然生活在黑暗或沉寂中,可是他仍像常人一样可以回忆、可以想像,过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当然,他要尽量以他可能的方式去接触这个世界,不要自闭在这个世界之外。

以我为例,因为我有许多朋友,他们又都热心地把他们耳闻目睹的经验灌输给我,因此,我同样可以生活得多彩多姿。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朋友们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勇气与快乐。

无可讳言,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这点我也很了解。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

我时常自勉的一个目标是:我在有生之日,要极力学会自立,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不去增添别人的麻烦。以宗教上的说法来表示就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

这并不是对命运投降,而是面对命运,进而设法克服它。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