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37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一框内容,所对应的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本框主要从责任的含义、来源及承担责任的表现两个方面帮助我们形成对责任的正确认识。一方面通过介绍责任的含义、责任产生的多元化及责任与角色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初识责任,正确把握责任的内涵;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阐述承担责任的社会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对自己负责,从而增强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知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通过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在生活中自觉履行,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责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然而对于责任内涵的理解、在责任面前的取舍等问题,学生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因为这些不同的理解,才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在社会责任面前袖手旁观;在对他人的责任面前冷漠观望……面对这些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中,学生对于责任已有所认识,只是这种认识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因而对学生进行责任驾驭,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学生身边的话题且热点话题——江苏高考文科状元陈新事例为主线组织教学,以活动为知识教学的载体,并通过“学习榜样初识责任—感悟责任—在实践中承担责任”层层递进的环节,形成横向成块,纵线成线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责任问题有一个更全面、准确的认识,并将责任付诸行动。

唐玲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第一目:初识责任

呈现陈新对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

我的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做好学习上该做的事,比如上课一定要认真地听讲;课后要多巩固,善于归纳整理和反思,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思考:陈新同学成功的第一个奥秘是什么呢?

归纳: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不仅包括做应该做的事,还包括不做不该做的事。 列举自己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 法律范围内 道德范围内

归纳: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是负责任的表现,反正则为不负责任。

陈新同学作为学生,自觉完成规定学习任务,这是他的责任,他的自觉尽责,使得自己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为此也收获了成绩。 奥秘一:自觉尽责

呈现陈新周围的人对陈新的评价

除此以外,陈新都承担着哪些责任呢?我们继续陈新的故事,看看他人眼中的陈新是怎样的?

思考:陈新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这些责任来自于哪里?

归纳:每个人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 小结

“初识责任”:

1.责任是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2.人人有责,人有多责。3.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第二目:感悟责任

陈新同学成绩的取得还有什么奥秘呢?让我们看看陈新是怎么说的? 1.陈新说:“成绩的取得,我要感谢很多人的默默付出,他们是……”

唐玲

猜一猜:陈新同学要感谢哪些人? 2.出示材料:他人给予的帮助 奥秘二:他人为我担责任。 3.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默默奉献?

总结: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4.短片:他人尽责任的故事 谈谈感想

总结: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也将这份责任传递下去,并学会对他人负责,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小结:

感悟责任:对自己负责,自觉尽责;他人为我担责;学会感恩,主动担责。 第三目:践行责任

探讨了责任这个话题后,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那就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完成我们将来的责任树吧! 课堂小结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要坚持不懈,加倍努力,让自己表现出色,不辜负自己,做到自觉尽责。同时,我们也要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主动担责,做新时代奋斗者,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板书设计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责任 承担 践行

唐玲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