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环节要求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常规各环节要求

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工作有基本规律可循,是门科学,但又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艺术。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查考试是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应环环扣紧,环环落实;要认真抓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改革,教学艺术和创造性应体现在上述各个环节之中。教学改革与教学常规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分开的、相互矛盾的.

做细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 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 “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 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 质内涵发展道路,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在教学活动的各个 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一、认真设计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整个学期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每学期开学后1周内,各学科都要制订出本年级的教学计划,且按时上交教研组长报教务处审批。

(一) 制订教学计划,做到三个熟悉。

熟悉课标: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科应遵 循的原则。熟悉教材: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各章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熟悉学生:通过学生质量分析统计,了解学生“双基”、“能力”、“学风”、“方法”四个方面的情况,认真与前任任课教师、班主任交谈,做到初步地确切地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概况。

(二)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指导思想、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措施、单元(章节)和课时计划、主要活动安排五部分组成。附:教学进度、周课时进度安排。

二、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的前提下,按照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不备课是渎职行为,严禁全盘照搬或抄袭他人教案;严禁不备课进教室授课。每位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做到三到位:环节到位(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想、内容与步骤、作业设计)、要求到位(出发点和归宿点统一、知识和能力统一、智力与德育统一)、内容到位(教案描述的内容、体现教学活动的操作性、系统性、规律性),备课过程体现在教者的研究与创新。课后随时、随手记录课堂生成的亮点或问题,记录值得思考的内容,课后反思的记载不少于备课总量的30%。加强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强调教师必须“精心选编作业、细心批改作业、耐心反馈作业”,使得学生真正从精选作业中巩固学科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反对题海战术,大力倡导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和内涵的揭示方法的渗透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备课要遵循四个步骤: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个人备课: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四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备课笔记。

备课标: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提出对教学目的的要求、重点、难点的个人看法,提出三维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落实的措施方法。

备学生:要全面地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到发展。备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2.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有组织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都固定不变。集体备课时组长要落实“二定”: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平时在教学前后备课组也要进行不定时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有个人的充分准备。个人要在写好备课提纲的基础上参加集体备课。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发言后,进行充分讨论、充分研究,允许不

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同意见的争鸣。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统一课时安排,统一作业,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由年级备课组长负责,系统地积累资料。 3.设计教案

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要认真设计好教案。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授课计划,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基础知识和发展智能、认知结构和认识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型,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教案的书写要规范完整,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含有统一的例题、习题)、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课时计划要体现出本节课教学统一实现的全过程。教学过程要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结构,反映教学方法,突出学法指导,突破重点难点。

要求女50周岁以下,男55周岁以下的教师重在规范,要写详案,女50周岁以上,男55周岁以上教师要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要善于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教学理论。不论详案和简案都要反映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①教学目标;②教材重点难点;③教学准备;④教师精讲和学生精练的主要内容;⑤主要教法;⑥板书设计;⑦作业内容和要求等。提倡超前备课一周以上。不得以旧教案充当新教案,也不得以注书头代替教案,更不得无教案上讲台。对各种参考资料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照抄。要求从三个方面写教学反思,即得、失、改进建议,供今后教学参考,以利提高教学能力。

4.上课前“复备”。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如发现设计不当或错误之处,应及时加以调整或修改;还必须准备好教学用具。

三、认真上课

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严格执行课堂常规。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准备好教材、备课本、书写工具、教具等。小预备铃结束后到达教室门口候课,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其安静;上课铃响开始上课。

(3)教师要精神饱满,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热情。上下课均与学生使用礼貌语言。

(4)教师在教室内不吸烟、不喝茶,不使用通讯工具,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教室,不拖堂,一般情况下不坐着上课。教师听课不得迟到、早退,要认真听讲,要记好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一分为二地写好听课意见。

(5)课堂教学力求讲普通话,语言要文明、清晰、准确、生动,符合学科特点,力戒语病和口头禅;要注意音量和力度,讲授速度适中。

(6)教师的板书要工整、规范,有计划性,重点突出,字体大小适度,无错别字。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